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毫州兴邦力撑一片蓝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 10:55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危机笼罩下的仙人掌产业

  仙人掌还是仙人掌,仙人掌产业还在健康有序地发展,没有因为一点风吹草动就把整个产业击垮,因为我们在撑起仙人掌产业这一片蓝天,”安徽亳州兴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尚澧气定神闲地表达了对仙人掌产业的信心。

  与吴尚澧表现出同样信心的还包括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主任卢良恕,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顾问、中国农业经济学会顾问刘志澄,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亚洲农业信息技术联盟主席梅方权,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顾问、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名誉副理事长尹宗伦,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杨晓光,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会长刘连馥……他们都参加了“仙人掌营养价值及发展前景研讨会”,都表达了对仙人掌产业的信心和对亳州兴邦的支持。

  去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海南锦绣大地公司仙人掌坑农事件,到不久前全国各大媒体集中报道皖北部分企业利用农产品种植(其中包括仙人掌)非法集资和集资诈骗,两起仙人掌风暴将全国食用仙人掌产业刮得风雨飘摇。以往不被大众所熟知的皖北古城亳州,一下子成了风暴眼,而总部设在亳州的安徽亳州兴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更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不仅如此,目前全国近两万亩食用仙人掌中,这家公司占了接近七成,是名副其实的龙头老大。

  在两次风暴过后,这家企业处境如何?是否受到牵连?是否面临种种传言中的危机?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上周前往亳州去探了个究竟。

  兴邦暂无受冲击迹象

  刚进入初夏,古城亳州已是炎热难挡,接近40℃的高温让路边的杨柳都显得有气无力。例外的是兴邦的仙人掌,接近一万亩的种植基地一片生机盎然,似乎在告诉记者,兴邦很好,没有受到牵连和冲击。

  打理仙人掌的是当地的农民。记者和他们聊起最近的传言,他们似乎也略有所闻,但却并不在意。他们告诉记者,地还是他们的,还是归他们种,只是租借给兴邦种仙人掌,因为种仙人掌的收益比他们种麦子要好得多。

  他们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一亩地,兴邦除了给1000斤麦子的市价,还按照工时给他们工钱,家里富余的劳动力还可以安排在兴邦的厂子里做工,同样也按计件工资给。几笔收入算下来,一个家庭一年最少也有万多块的纯收入,所以当地的农民很少有外出打工的。

  记者随后进入兴邦的生产基地。接近20万平方米的厂房大致按酒类、食品类和保健品类分为三个区域,几乎所有的生产线都在正常运行,同样看不出任何受到冲击的迹象。生产线上的工人也都是当地的农民,他们告诉记者,稍微勤快一点,每月的收入不会低于800元,还出去打工干啥?

  夯实产业链无惧传言

  兴邦果真能立风口浪尖而不倒?什么原因使其有如此的底气?

  董事长吴尚澧一番对比解开了记者的疑虑:“被曝光的无良企业是为了炒种而上马食用仙人掌项目,他们没有深加工或者没有建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也就是说产出的仙人掌没有自己的载体;而我们恰恰相反,是先从市场着手,为仙人掌找到落脚点,再做研发和生产上的安排,夯实整个产业链之后,我们再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生产能力的设计,决定公司推广、种植仙人掌的数量和规模,这样保持供应的相对饥渴状态,也就是需大于供的状态,这样就能从根本上保证种植户的利益不受损失。”

  记者在兴邦生产基地了解到,该公司仙人掌的消化能力大约在每年50万吨,至少需要5万亩的种植规模才能满足其要求。而目前全国所有公司加在一起的种植规模还不到2万亩。也就是说,全国的总量还没有达到兴邦消化量的一半。“所以,在央视曝光海南锦绣大地公司仙人掌坑农事件后,我们第二天就召开了紧急会议,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挽回或者是减少受害农户的损失,我们向全国派出了10余个回收小组,严格按我们的质量标准回收受害农户的仙人掌。在关键时刻,我们起到了托市的作用,其目的就在于挽救处于危机关头的仙人掌产业,”谈起这些,吴尚澧言辞激昂而坚定。

  记者了解到,兴邦现在开发的仙人掌系列产品有100多个,分保健食品、饮品、化妆品等几大系列。化妆品去年11月份正式投放市场,至今在全国已经开了70多家店,销售收入已经突破3000万元,对于刚问市的新品,能达到这样的收入是不多的。

  用吴尚澧的说法,正是市场和生产两大基石给了兴邦立风口浪尖而不倒的底气。

  农民发明“兴邦模式”

  “我们的做法并不是我们发明的,而是农民自己提出来的,”谈到被媒体恶炒的非法集资和集资诈骗问题,吴尚澧并没有回避,而是从本源上道出了“兴邦模式”的来历。

  记者从种植基地的农民口中了解到,“兴邦模式”的做法其实相当简单而实在,这样也正好符合了提出这种模式的农民的本质。第一年,兴邦给出的收购价格是每公斤3元,从第二年开始收购价格是每公斤2元,第一年超出的1元实际上补偿农民支付种苗的价格,尽量将农民的风险降到最低。仙人掌的收割年限大约是8年左右,这种模式完全可以保证在此期间内农民的良好的收益。

  到目前为止,兴邦公司一直严守与种植户之间的采购协议,农民要做的,就是严格按照企业标准进行种植。“我们敢站出来,正式面对所有的质疑,我们这种模式也可以拿出来让全社会讨论,看看到底是合法还是非法,”吴尚澧一点也不含糊。

  院士力挺食用仙人掌

  两起事件发生后,仙人掌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最让吴尚澧担忧的正是这一点。

  去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海南锦绣大地公司仙人掌骗局后,整个仙人掌产业可谓哀鸿遍野,其中媒体的误导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农民日报》总编张文宝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在后来举行的一个仙人掌营养价值及发展前景研讨会上说,包括他们自己报纸的标题做的也不合适,也有错误,也有不准确的地方,比如“仙人掌扎人很难受”等。他表示要为仙人掌正名,毛病不是出在仙人掌上,毛病出在一些企业的唯利是图、不法经营上,不能因为一个企业出了问题,否定整个产业的发展,否定整个产业整体的形象。

  在同一场合,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主任卢良恕也表示,食用仙人掌本身具有的很高的价值,仙人掌和仙人掌制品完全能够成为人类健康的卫士。仙人掌不能代人受过。

  卢良恕院士还肯定了农业部引进仙人掌栽培技术,并制定了食用仙人掌种苗企业标准,他认为采用仙人掌为主料的饮料,口感和风味都很有特色。仙人掌产品里面有化妆品、饮料、保健品,还有不同的食品。他强调,仙人掌应该可以作为国人的重要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的来源。他还表示,食用仙人掌很有希望在解决营养与食物安全方面、保证我们人类食物安全方面、资源有效利用方面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

  专家们对仙人掌的肯定让吴尚澧感到安慰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继续顶住风暴从事仙人掌产业的决心。在采访结束时他语气凝重地说:“到底谁在为国为民造福祉,时间将会证明一切。”

  记者邱登科

  [新闻链接]农业部948项目引进墨西哥米邦塔食用仙人掌

  农业部948项目是从1995年开始执行的,当时国家对农业种植加大了投入,新上了一些项目,国家财政拿出1亿美元,同时每年有2000万元人民币的配套资金支持,资金规模是相当大的。准备用5年时间引进1000项农业新技术,包括一些新品种、资源材料。

  食用仙人掌的引进是农业部948项目的一个大项目,1997年正式立项,正式引进工作从1998年展开。农业部通过专家评审,通过有关部门的会商,最后立项引进墨西哥米邦塔食用仙人掌。具体实施引进工作的是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中心。引进按照要求是要在国内进行消化、进行创新、进行推广。

  墨西哥米邦塔食用仙人掌作为948项目引进后,顺利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鉴定专家们对引进墨西哥米邦塔食用仙人掌给予了肯定,认为填补了我国农业产业的空白。

  (日京/编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