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反垄断:一个市场化的公平取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 04:27 深圳商报

  就在《反垄断法》进入立法程序之际,一个电厂抄表工搅动着入夏的情绪。

  媒体报道称,一个地级市电厂抄表工的真实收入是“每月工资6500元,一年发16个月的工资,外加年终奖和两份商业保险”,而他所做的只是一天抄4次电表。年薪10万这已令很多人羡慕,每天抄4次电表的轻松估计只会带来感慨,但是其所在电厂已经倒闭的事实只能让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愤怒。

  “中国社会许多年来对垄断的容忍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公众许多年来对垄断积压的不满也到了一个爆发点。”这是《中国青年报》一篇评论的观点。临界点和爆发点是否存在?这有待商榷。但是在《反垄断法》草案进行审议之际,高涨的声音只是要表达社会的诉求。换一种平和的说法,公众对抗行业垄断考验着《反垄断法》。

  民谣称:“银行加证保(

证券、保险),两电(电力、电信)加一草(烟草),石油加石化,看门的也拿不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步正发说,如果加上福利,电力、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5-10倍。炮轰垄断行业,直接的原因是高工资,深层次的目标却是分配不公。

  “收入分配问题,不是仇富问题,不是攀比、贪心,见不得别人比自己拿得多,关键是要有个规矩。”今年全国两会,不少

人大代表炮轰垄断行业。事实上,公众的焦点不在于那个抄表的年薪拿到了10万元,而是究竟是什么样的体制制造了“10万年薪”的抄表工。

  不公首先体现在垄断地位的形成。市场竞争中获得的垄断地位,普通百姓能够接受,高科技企业利用专利掘金几乎没有受到指责。而由行政垄断为先锋所形成的企业垄断却受到广泛诟病。这些行业存在严格的市场准入及竞争管制,这已经保证了垄断性国企的盈利,而政府投资充当经济拉动力的现状又进一步巩固了垄断地位。老百姓不服气,是因为这些行业的垄断不是自己打拼出来的,而是国家资源一手养大的。

  先天的不公不一定属于体制问题,而分配不公则显示出权力的失控。既然是垄断行业属于国有,那么垄断带来的收益必然属于国家,必然属于全体人民。但是事实上,在垄断行业一次次打着“公益”的幌子提高公共服务品价格时,这些惊人的利润并没有回到国家手中,更没有回到人民手中,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以高薪和福利被“圈内人”分走了。那个每天只抄4次表的10万年薪抄表工不是孤证,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事实上,如果一个行业出现了高额利润,就会有集团倾向于独享这个利润而不是和大众共享。需要相应的立法,需要强有力的司法监督,这就是为什么公众对《反垄断法》寄予厚望的主因。

  据媒体报道,有关方面就《反垄断法》进行民意调查,88.9%的人希望控制价格、降低公众生活成本,77.4%的人希望抑制行政部门利用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还有媒体报道,《反垄断法》草案令人失望地删去了有着反行政垄断的条文。

  解决垄断造成的分配不分,一部《反垄断法》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是,一部《反垄断法》至少要听到民众的呼声,要让民众看到解决的方向和目标。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