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注释“餐前心理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 07:55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一般人认为,邀朋引伴到餐馆小聚,无疑是一种再放松不过的消遣。然而两位饭馆常客——美国的科林斯和皮克哈特先生却令读者感到紧张:如果缺乏上乘的心理素质,您最好还是待在“窝”里享用家宴。

  不知为何,这二位在大快朵颐之际,突然对餐馆中的“猫腻儿”发生兴趣,而且还将这些“猫腻儿”汇集成册,自费出了一本名为《如何烧掉房子》的
书。书评人士称:这本奇书足以成为某些餐厅和酒吧服务员的“指导手册”,同时也让万千食客大开眼界。就此书的主要内容看,姑且称其为“餐前心理学”吧。精通此“心理学”不为别的,专为做好心理防范,针对无良店家的作为做出反击。这里,本人结合消费体会,在介绍书的主要观点时,试着为其做些注解。

  请注意:书中一个重要提示,就是永远别在你的食物还没上桌时抱怨餐馆或侍者的服务;也永远别要求把食物退回厨房重新加工后再吃掉它们。因为……因为那些不高兴的人有一千种方法对付挑剔食客,包括朝你的食物吐唾沫。

  我发誓,作者不是吓唬我们。前几年,国内某餐厅发生过一起纠纷,当时顾客因质量问题要求换一盘菜,服务员虽然不高兴,但还是答应了。恰巧其中一位客人起身去洗手间,她在过道里撞见了令人吃惊的一幕:上菜的小姑娘正往盘子里吐唾沫。双方大吵起来,由于现场没有第三位证人,此事只得作罢。所以,厨房人士和服务员万不可得罪,否则有你的“好果子”吃。

  读到下面的忠告,可能让您胃部略感不适,但它却是事实。有句“名言”说的好:“餐馆里没有被扔掉的东西”。绝不浪费一丁点儿食物,是许多餐饮老板终身恪守的“原则”。当然,这话不是指“节俭”美德,而是不少店家的幕后作为。如果您还没听明白,那我就直说了吧:吃了一半的面包,会被收集起来做布丁。每张桌子用剩的蘸汁都被倒回大罐子里,搅搅再给下一桌送去。吃剩的黄油被重新加热,留作它用等等。

  注解:上回我和家人在餐馆点了一盘炸虾,菜上来后,刚动了几筷子,发现虾的颜色和味道颇为可疑,于是小心翼翼地提出意见。人家倒也痛快,一口答应退掉。很快,我就看到该服务员从操作间出来,端着我们刚退掉的那盘炸虾,面无愧色地朝另一桌客人走去,甚至连盘子都没有换!

  纵览就餐全程,最要紧的,莫过于审账单。精明过头的老板,个个都是“数学家”,通过移花接木、一女二嫁等“阴损公式”,轻易就把那些见过没吃过的,闻过没喝过的全都算在您头上。不知不觉间,众多客人“轻松”地为店方埋了单。就算当面戳穿把戏,他们也会装得比做了好事还像哪。一句轻巧的“对不起,看错了”,便将此事轻轻推过。

  注解:老板既然是“数学家”,我们干嘛不学做“数学课代表”?比试到最后,看看谁得到的“小红花”多!中国出过陈景润,所以这方面中国消费者并不弱。经常撮饭的朋友中,其中肯定有一位负责审阅账单的“会计”;而一家人当中,主妇“审计”责无旁贷。

  坦率地说,除了全球餐饮的“通病”,我们这儿还有一些富有“特色”的瑕疵,这本书当然不会记载。比如对人体有害的“免费茶”,结账时假装没有发票,缺乏标准的菜量等等。民以食为天,谁要是在这个“天”字上动土,那可是要遭报应的。也许,下一本书要由中国消费者来写,书名叫《回家吃饭》,号召天下食客一齐向后转,让店家尝尝门庭冷落的滋味,这回倒要看你急不急?

作者:林 鸣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