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工人日报关注农民工特别报道·经济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 01:25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重庆市綦江县石壕镇白果村农民刘天会在北京西客站的候车室里泪流满面,诉说自己代表100多名乡亲讨薪8年未果的遭遇和辛酸。后来,他得到了全国总工会法律援助中心等单位的援助。本报记者于文国摄

  河南各界强力介入讨薪

  本报记者肖树臣

  “绝不以任何借口挪用、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最近,河南省建筑行业协会的300多家建筑企业联合向全行业发出倡议,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响应河南省政府和河南省总工会的号召。此前,有多家建筑施工企业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而被驱逐出市场。

  近几年,在保障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上,河南是做得比较好的省份之一。该省的农民工数量庞大。为帮助农民工讨薪,最近几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以及劳动、建筑等部门和工会、法律系统几乎都卷入了这场“讨薪之战”。

  河南省启动了“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和双节期间的“农民工

维权月”活动。过去3年来,河南的工会干部检查了37853家用工单位,涉及农民工65.7万人,为农民工追回欠薪4.2亿多元。

  根据拖欠工资主要发生在建筑部门的情况,河南300多家建筑企业倡议在企业内部成立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机构。在工会等部门的督促下,他们采取的措施还包括:不把劳务工程分包给无资质的包工头,不私拉滥招;严格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缴纳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并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等内容,按时将工资直接发放给农民工本人。

  最近,河南省政府的《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省高法的《关于加强涉及农民工权益案件审理工作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意见》同时出台,在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切实改变农民工工资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状况,以及农民工权益案件的受理、审理、执行等方面都作了硬性规定。

  同时,河南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加大了监控面,政府加大了对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的清理力度。如果企业不能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做不到工资发放月清月结或按劳动合同约定执行,将会受到惩罚。去年,河南省有18个省辖市为建筑行业农民工预存工资保障金2亿多元,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881万元。

  在解决欠薪问题上,法律系统也介入了进来。农民工因追讨工资、追索劳务费用、要求享受工伤待遇,或为维护土地承包权益及其他人身权益,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法院将及时受理。在执行方面,法院做出保证:“凡涉及农民工权益的案件,优先执行”。为了帮助农民工讨薪,今年1月,河南见地律师事务所组织并召集全省18个地市30余家律师事务所的上千名律师为农民工无偿提供法律援助。

  一个群监员的“阳光之约”

  6月15日8点30分,工作了一夜的采煤机司机段谈喜刚刚走出井口,便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眯着眼冲着明媚的阳光笑了———这是他作为一名群监员与阳光的“特别约定”。

  这次,段谈喜上的是夜班,因为有几个急件需要从井下的大巷道用绞车送往工作面。班长指挥他去开绞车,同时,让另外两个工友将所运急件放到两个矿车中,并把两个矿车连接好。段谈喜很利落地将绞车和相邻的一辆矿车用钩头连好,接着便听到10米开外的工友传来“矿车已连接妥”的喊话。

  虽说每隔15米就有一盏矿灯,但他还是无法看清具体情况,于是,走近两辆矿车进行习惯性的检查。结果这一看,吓出他一身冷汗:连接两辆矿车的竟然是工友们顺手从地上拣起的一股细细的钢丝绳。他不敢想象这细细的钢丝绳断裂后,加上所放急件共有两吨多重的矿车,会在自身的重量和惯性下,顺着20多度的斜坡会怎样的飞奔,后果将是巷道内的电缆、通风设施被破坏,而万一碰上人,绝对是车毁人亡……

  段谈喜立即叫停,让班长重新派人从备件库取来正规的矿车连接环销子后才开动了绞车。

  段是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屯兰矿的农民工,进矿一年后被矿上聘为群众监督员。

  他所在的班有80%的工友是农民工。“虽说大家都珍惜生命,都知道生命安全是经济利益的前提,但个性都比较粗糙,违章还是经常发生。”

  今年5月3日的一个早班中,轰轰作响的采煤机突然静了下来,这就需要两个司机中必须有一个进入采煤机与煤壁的空隙,钻到采煤机机身下进行检修。这时,班长指挥段谈喜进行检修,被他拒绝了。段谈喜清楚,要蹲在800米长的采煤机身下或仰面躺在机身下进行检修,一旦有破碎的顶板或者稍大的煤块掉下来,检修的人被前后两个2.5米高的滚筒夹着,根本没有逃生的可能。在他的坚持下,煤壁被打上了铁帮柱,顶板进行了液压支护。在安全的前提下,检修20分钟便结束了。

  ……在每次上班时纠正或制止了违章、避免了事故发生后,段谈喜走出井口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着太阳开心一笑。他希望这个“阳光之约”能够持续永远。(陈秋莲)

  全国煤矿特聘近7万个“安全哨”

  从2005年6月30日以来,中华全国总工会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已在全国特聘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近7万名,他们在制止违章、查找隐患、报告险情以及紧急情况下带领矿工撤离危险现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的素质,更好地发挥煤矿“安全哨兵”的作用,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煤矿监察局已把培训列入工作重点,将分期分批地对他们进行培训。此外,还将与建设部共同在建筑业的农民工中特聘百万建筑安全群众监督员,佩带安全员臂章上岗作业,并向建筑业农民工赠送《建筑安全知识读本》。(刘津农)

  一脚踏空坠落跌伤陷入困境,一张保单送来32.37万元救命钱:张广信的不测与喜悦

  本报记者张路

  “在上海打工最踏实。”今年31岁的安徽籍农民工张广信所说的“踏实”,指的是上海建立的农民工社保体系。

  天有不测风云。去年6月的一天,他在建筑大楼干活时,因一脚踏空而从高空坠落跌伤,造成“颅脑外伤伴外伤性精神障碍”,被急送上海某区中心医院治疗。家里的人泪水涟涟地赶到上海医院,看到躺在病床上尚未恢复神志的张广信,全都慌了神:医疗费哪里来?将来生活怎么办?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一笔由保险公司赔付的符合医保范围内的医疗费、伤残鉴定费、二级伤残等四项补助金共计32.37万元的补偿金送到了张的床头……

  张广信成为上海外来务工人员综合保险的又一个受益者。消息传回工地,与张广信一同打工的老乡都啧啧感慨:原以为我们出来打工出事故、遇工伤只能自认倒霉,好的单位赔你些钱了事,不好的还一推了之。没想到上海的综合保险起了大作用,后半辈子的生活有照顾了,不幸中的万幸啦!

  作为上海400万外来从业大军中的一员,张广信在上海的打工生涯已有13年。在大大小小的建筑工地轮转中,他目睹过同伴们的种种不幸,深谙建筑工人的工作风险。

  “每天晚上,我躺在工地宿舍的床上时,都会默念两个最大的愿望。第一个是能够天天平平安安,赚到钱,拿回家;第二个就是万一有个磕磕碰碰,最好能有一分保障。不然不但打工白打,还要拖累家庭。”

  2003年年初的一天,张广信的第二个愿望实现了。他回忆说,那天工地上贴出了一张通知,企业为他们这样的进城务工人员都办理了一个综合保险。经过细打听,张得知这个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叫《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是上海2002年9月开始实行的,在全国还是首创。

  这个办法将解决张广信最关心的工伤、看病、养老三大难题。只要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综合保险费、自己再缴纳规定的费用后,就可凭卡享受工伤保险、住院医疗、老年补贴三项基本待遇和日常医药费补贴待遇。

  从此以后,张广信就特别关心这件事,还不断告诉家人新的信息。2005年4月,张广信像个喇叭一样地到处和同伴们讲,上海又推出“日常医药费补贴”项目,只要单位为外来从业人员办理综合保险,个人就可享受每人每月20元的日常药费补贴待遇,我们可以持卡到全市400多家药房买药了。

  现在,张广信觉得在上海打工越来越踏实。

  延伸阅读

  上海逾50%农民工加入社保

  本报讯(记者张路)2002年7月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一项强制险:《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截至2005年底,上海市共有247万外来从业人员参加了综合保险———这就是农民工俗称的“社保”。其中有1.8万人享受了工伤保险待遇,1.3万人享受了住院

医疗保险待遇,185.4万人领到了老年补贴凭证。

  在上海务工的农民工已达400万人,目前超过50%的农民工被纳入社保体系。推进这项工作的是上海市政府,以及上海市劳动、医保等部门和上海市总工会。

  据悉,2005年4月,上海又出台“日常医药费补贴”项目,办理综合保险的个人可享受每人每月20元的日常药费补贴待遇,这笔日常医药费补贴资金按月注入“上海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卡”内,可累计使用。凭“综合保险卡”,可到药房买药,可查询企业缴纳综合保险的信息。

  ●相关链接

  工伤保险案例

  ★在上海某制版印刷有限公司工作的务工人员小韩2003年10月起参加了综合保险。就在当月20日上午,因与其他同事配合不协调,他的右手臂被机器压断,诊断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右上肢挤压性损伤,左面部开放性损伤,下颌骨骨折。2004年2月,经区劳动部门认定为工伤。同年5月19日,小韩拿到赔付金45.47万元。

  住院医疗保险案例

  ★上海某化纤有限公司被保人叶某自2004年3月1日起开始参加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当年11月被诊断为“椎管狭窄”症,住上海长征医院治疗,总计医疗费用5.55万元,其中227元为自费费用。按规定共赔付金额4.25万元。

  ★上海一家包装公司去年缴纳综合保险费总额不超过1万元,在发生了一起因工死亡的事故后,上海综合保险基金支付了近29万元。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