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方便面致癌”与学术无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 01:45 深圳商报

  “方便面致癌”事件终于迎来了权威部门的回应。6月21日,权威部门召开了“方便面安全问题高层论坛”,专家学者们得出结论:中国方便面是严格按照有关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的安全食品,致癌的说法没有依据。

  小小一包方便面也要召开“高层论坛”讨论安全问题,不得不承认“致癌”威力之大。其实,在整个事件中,专家学者如何表态不是问题的关键,明眼人都看出,他们并不是
为方便面鸣不平,而是为背后的商业利益代言。虽然“方便面致癌”讨论无关学术,但引出的深层次问题却值得重视。从当年的“不含甲醛”啤酒到现在的“非油炸更健康”方便面,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要加强对广告的监管。强调企业在做广告时不能以擦边球的方式,对公众产生误导,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这是一个奇怪的年代,似乎一夜之间周围所有的东西都跟致癌沾上了边:辣酱里有

苏丹红,水产品里有孔雀石绿,不沾锅上有特富龙,又有人跳出来说保鲜膜里有PVC,现在连方便面这个懒汉的最爱也不能幸免,跟一个叫丙稀酰胺的攀上了亲戚。一些企业在做广告时就充分利用这些零星信息,衍生出三段论:丙稀酰胺(或苏丹红、特富龙等)致癌——某种品牌商品含有这样的致癌物质——这种品牌不可取。通过这种有明显排他性和误导性的方式,达到宣传自己产品的目的。

  之所以说这种方式是擦边球,因为他们在信息处理上突出了某种信息,而回避了另一些信息。广告往往把重点放在“是”与“非”上,如油炸方便面中含有丙稀酰胺,丙稀酰胺可能致癌。而对于“是”与“非”之间的“度”则故意含混处理。这个度就是含量问题。

  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司长纪正昆近日公开表示,近年发生的

食品安全事件,事后经调查取证,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炒作嫌疑,其中就包括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从科学角度讲,丙烯酰胺是在125℃以上油温中长期煎炸过程中产生的白色晶体,50公斤以上的动物一次食用7克才发生反应和变化,而一公斤炸薯条中只有十几微克,方便面平均含量为每公斤15至80微克。对消费者来说,不要轻信“有毒、有害和致癌”等字样,应该相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致癌、有毒,这些耸人听闻的话语,是与含量的极端分不开的。如果抛开科学的限量标准,所有食品中可能都或多或少含有各种“有害”物质。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