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邓婧综合报道
从2006年9月1日开始,海口市的人力三轮车(俗称黄包车)将凭借有关部门核发的“身份证”在规定路段运营。
近日,海口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海口市三轮车道路通行管理暂行规
定》。根据该规定,海口市今后允许人力三轮车在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在城区从事运营活动,以缓解交通压力和便民出行,并将作为解决海口市低保户和残疾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这已经不是第一个城市为“黄包车”解禁了。四川东北等地,都已经有一些小城市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不过,像海口这样一个省会城市,让“黄包车”堂而皇之走上街头,却是第一个。
强行制止费力不讨好
与许多大城市一样,海口也曾试图将“黄包车”清出街头,却禁而不止,反复违法和抗法现象较为严重。而且,“三车”队伍还越发壮大。到目前,全市的“三车”已经发展到了3万辆的规模。
堵是堵不住了。能不能换一个思路,改堵为疏呢?海口市政府决定进行另一种尝试。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海口市三轮车道路通行管理暂行规定》终于出炉。明确规定,今年9月1日起,人力三轮车可在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在城区从事运营活动。
据海口市交管部门负责人介绍,此次开禁并非完全放开,对于不按规定营运的人力三轮车,最高可处2000元的罚款处罚。该规定还禁止下肢残疾人的代步车进行营运,机动三轮摩托仍不能进入中心城区等。需要使用人力三轮车往中心城区运送瓜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的,须在规定的时间清晨1点至6点时间内行驶入市。
城市“通病”能否治愈?
“黄包车”的治理问题,不仅在海口存在,在全国其它城市其实也都存在。包括北京和广州。在广州,“黄包车”甚至出现了越治理越泛滥的现象,甚至连车价都涨了,由原来的500多涨到了700多。“黄包车”之所以禁而不止,有多方面的原因。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市场对它有大量的需求,否则它也生存不下去。
到底该不该能不能给“黄包车”一个生存的市场?记者听到了这样的呼声:与其封杀,不如疏导;与其让其诚惶诚恐、偷偷摸摸地跑,不如加大管理规范让其有序地跑。“黄包车”分散、流动性大,如何进行可行有效的管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有业内人士认为:“人力三轮车的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如果能够统一定制IC卡上岗证,上面标有姓名、性别、年龄还有照片这样的信息,在营运的时候佩带证件,而且可以一卡多用,因为IC卡也可以记录有关年审或者处罚这样的情况。”
“对待人力三轮车,还是能管好的,对其资格要限制,对其运营要监督,对其形象要管理。因地制宜,政府可以授权企业进行管理,企业拥有经营管理权。首先政府可以向社会公布将要授权企业来经营人力三轮车,并对经营人力三轮车的可行性以及利润进行分析,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竞争,以择优授权。”
据悉,人力三轮车事故率远远低于机动车的事故率,特别在一些大街小巷,以人力三轮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一定的安全系数。而在当前能源紧缺,价格居高不下的宏观背景下,人力三轮车还有最大的一个优势:绝对的节能无污染。
从业者发愁
据悉,海口市将以城管、交通、四个区政府和各街道办、居委会为协助单位,按照人力三轮车运营统一车型、统一颜色、统一从业人员上岗标志服的要求,对从事营运的人力车及驾驶人员实施规范管理。负责执法的城管队员表示,有了严格的监管机制,拉人力三轮车的可真正放心地运营,并能降低城管部门进行公务的难度,减少工作上的阻力。
但有从业者为了购买更换车辆的费用而发愁,一个月要交纳六七百元以上的管理费,怎么支付得起?更多的是从外地来的打工一族的担忧:非海口居民能否上岗?
[相关链接]
四川广元:人力三轮车经营权最高拍到4.4万
2006年6月10日,四川广元市258辆人力客运三轮车3年期经营权全部成功拍卖。由于500多人踊跃竞买,原定每车1万元的拍卖底价接连刷新,最高拍卖单价创4.4万元的“天价”。据了解,当天拍卖总获益852万元,平均每辆车3.3万元。
(金陵/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