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当心患上“房地产依赖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 04:54 深圳商报

  不久前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负责人用“面广量大”来形容近年来的土地违法现状。自2004年9月以来,一些城市的违法用地少的在60%左右,多的甚至在90%以上。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后面,是一波又一波的“地产招商”热潮,是一些城市严重的“房地产依赖症”。

  城市稀缺的土地资源始终是开发商争夺的战略重点。土地招商、竞价不仅增加了商品房供应能力,也直接推动了房价上涨,而房价的上涨反过来又带动土地升值。地价与房价
轮番循环上涨,使地方经济呈现空前“繁荣”。

  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城市土地相继拍出天价。一位开发商说,现在竞标拿地,似乎更注重争“名气”,对风险考虑相对少了,这与几年前的争夺广告“标王”的现象相似。而地方政府看重且暗自欣喜的是地产招商为当地带来的“繁荣”。

  地方政府所看重的地产引资项目,到底能带来多少资金呢?

  沈阳市一处占地2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近3亿多美元的大型高档楼盘,是该城区两年前招来的最大

房地产引资项目,然而一期工程没干完就陷入了停顿。公司项目负责人解释说是受宏观调控影响,银行贷款没有落实。知情人士透露,外商注入的资金仅3000多万美元,打着外商投资项目的大旗号,其实主要靠的都是国内银行的贷款。这种情况在各地已是屡见不鲜。这就是说,地产引资“引”来的多是挂着大房地产商招牌的银行资金。一旦紧连着银行的资金链出现断裂,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就会出现成片的“烂尾楼”。

  不仅如此,不断高涨的地产招商热还直接伤害了广大低收入者的利益。由于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建设对开发商没有吸引力,一些城市规划的

经济适用房小区要么不积极建设,要么悄悄“改头换面”,摇身一变,有其名而无其实,以此吸引投资,高价入市。

  当然,地方政府热衷于地产招商,并不完全是为了表面的繁荣。东北地区一位大城市的市长告诉记者:“我最担心房地产市场趋冷,那将直接影响我任期内的GDP增长。”

  一般来说,

房地产业税要占地方税收的三成左右,是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土地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

  一些专家认为,当前加强土地市场的清理整顿,遏制土地囤积和楼价炒作,完善土地出让制度,增强经济适用房供地等,其实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地方政府先得把扭曲的政绩观改过来。(新华社记者陈芳田建军石庆伟)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