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放弃欧盟市场的自杀意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 04:54 深圳商报

  据报道,再有一个星期时间,欧盟的ROHS绿色环保指令就将正式实施。可是,从广东省内的情况来看,在一些大型的家电出口企业纷纷投入巨资改造生产线的同时,约有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因成本原因,可能放弃欧洲市场。

  所谓ROHS,其中文全称是《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按指令要求,从2006年7月1日起,所有投放欧盟市场的电器和电子产品不得含有铅、汞、镉
、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等六种有害物质。

  从媒体采访的情况来看,面对这一环保壁垒,很多中小企业采取了放弃态度。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结果显示,原材料首次检测的不合格率约为10%,整机首次检测的不合格率高达50%。宁波检验检疫局的调查则发现,只有6.9%的企业有应对ROHS计划。有业内人士介绍,至少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宁愿专攻国内市场,也不愿意投资改造绿色生产线。

  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企业的这种短视,极可能为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首先,这种环保壁垒的本质,是发达国家和行业巨头共同构建的一种市场壁垒。所谓禁用某些物质,并不意味着只有这些物质会造成环境污染。其实,会造成污染的物质很多,而之所以选择这些物质禁用,是因为一些行业巨头,如欧洲的飞利浦在替代物品的研究上已取得了较大突破,禁用会使他们的环保技术优势立即变成市场优势。现在很多大公司都花费很高成本进行环保技术研究,像DELL、索尼等公司都建立了比ROHS指令更严格的环保生产标准。从未来的趋势来看,随着巨头们有更多的环保技术走向成熟,国际市场的环保标准会越来越高。我们不跟进,只会和国际市场差距越来越大。

  现在,只有欧盟推出了ROHS指令,但用不了多久,类似的环保标准会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出现。因为欧盟的有关环保法规和标准常常会在全球范围内被更多的国家所引用。同时,这两个指令一旦生效,其它国家如不跟进,一些环保标准较低的产品就会流向那些没有标准的国家。美国、日本等国已经借鉴欧盟的这两项环保法令,酝酿出台各自的环保法规。也就是,我们的主要出口市场都会陆续关门,到那时,放弃的可就不是一个欧盟市场了。

  更为严重的是,为了与国际环保体系接轨,我国起草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也于今年3月正式出台,明年3月1日将正式实施。我们的中小企业可以不理ROHS,但不能不理我们自己的法律法规。

  由此可见,面对制造业全球性的环保趋势,如果我们仅仅把它视作地方性的要求,不能作出最积极、最正面的反应,对我们这个制造业大国来说,几乎有一种自杀的意味。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