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首份电子式储蓄国债将登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 02:37 中华工商时报

  只对个人不对机构实名制不可转让

  记者今天获悉,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将于近日发行储蓄国债(电子式),电子式国债的发行将为百姓提供投资新渠道。

  储蓄国债(电子式)是我国财政部面向境内中国公民储蓄类资金发行的,以电子方
式记录债权的不可流通人民币债券。其特点是认购对象仅限境内中国公民,不向机构投资者发行;采用实名制,不可流通转让;有专门的计算机系统用于记录和管理投资人的债权;由财政部发行并负责还本付息,票面利率在发行时就已确定,免缴利息税;设有最低持有期限,在持满最低期限后方可办理提前兑取,并被扣除部分利息,同时要支付相

  应手续费;本金或者利息到期直接转入投资人资金账户;同时储蓄国债(电子式)还设计了按年支付利息的品种,适合个人投资者存本取息的投资习惯。

  经

人民银行确认,具有储蓄国债(电子式)代销试点资格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和北京银行已经开通相应系统的营业网点柜台销售(除中国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只开通了部分分行,其余5家银行绝大部分分行都可办理该项国债业务),总共预计有近6万多个营业网点参与此次发行,覆盖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和地区。

  据了解,在未来一段时期内,

财政部将会同人民银行,根据时代发展和投资者需求变化,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扩大试点范围,推出新的品种,增加新的购买渠道,提高服务水平,力争将储蓄国债(电子式)发展成为老百姓最欢迎的投资品种之一。(21C1)

  链接

  财政部,央行负责人

  答新华社记者问

  问:什么是储蓄国债(电子式)?

  答:储蓄国债(电子式)是我国财政部面向境内中国公民储蓄类资金发行的,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不可流通人民币债券。

  储蓄国债(电子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针对个人投资者,不向机构投资者发行;二是采用实名制,不可流通转让;三是采用电子方式记录债权;四是收益安全稳定,由财政部负责还本付息,免缴利息税;五是鼓励持有到期;六是手续简化;七是付息方式较为多样。

  问:为什么要发行储蓄国债(电子式)?

  答:随着国债发行数量的增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如何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构建发行品种更加丰富、债权管理更加科学、购买兑付更加方便、任务调剂更加灵活的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国债发行新体系,显得越来越紧迫。针对上述问题,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积极征求相关部门和投资者的意见,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初步形成了中国储蓄国债实施框架。

  本次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选择部分

商业银行为试点,面向境内中国公民发行的储蓄国债(电子式),就是丰富国债品种、改进国债管理模式、提高国债发行效率的一种有益创新,不仅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服务和方便人民群众,而且也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问:储蓄国债(电子式)将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发行?是否在全国范围内发行?

  答:储蓄国债(电子式)通过经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确认代销试点资格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

  和北京银行(以下简称承办银行)已经开通相应系统的营业网点柜台销售(除中国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只开通了部分分行,其余5家银行绝大部分分行都可办理该项国债业务),总共预计有近6万多个营业网点参与此次发行,覆盖了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和地区。

  问:投资者怎样购买储蓄国债(电子式)?

  答:投资者购买储蓄国债(电子式)首先需要在一家承办银行开立或拥有个人国债托管账户,已经在商业银行柜台开立记账式国债托管账户的投资者不必重复开户。投资者可以从2006年6月20日起,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开始在上述七家承办银行柜台办理开户。开立只用于储蓄国债的个人国债托管账户不收取账户开户费和维护费用。开立个人国债托管账户的同时,还应在同一承办银行开立(或者指定)一个人民币结算账户(借记卡账户或者活期存折)作为国债账户的资金账户,用以结算兑付本金和利息。

  拥有个人国债托管账户的投资者可于发行期携带相关证件到账户所在的承办银行联网网点购买储蓄国债(电子式)。(谢登科张旭东)(21C2)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