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如何备战全球加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6日 10:39 扬子晚报

  主持人:

  综观全球,目前中央银行的行长们似乎都在考虑加息。土耳其、韩国、印度最近已经采取行动,经济学家预计,其他新兴市场很可能迟早也将步其后尘。尤其是全球市场的火车头美国,周三公布5月核心CPI数据月率增长0.3%,高于预期的0.2%以后,货币市场认为美联储本月底升息的几率为100%,同时8月升息的几率也升至了50%。

  如果美国甚至全球加息,中国又将如何?这是个我们不得不猜的准备工作。

  大众评判台

  励俊:控制投资似乎更紧要些

  中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惊人。我觉得加息是必然的,但在中国这并非控制经济过热很好的手段。

中国经济很依赖投资和出口,随着
人民币汇率
的浮动,利率的调整会对这两者有深远影响,目前的金融体制还不能很好的适应这种变化。所以目前来说,调整贷款结构,控制投资似乎更紧要些。

  吕国俊:中国应该紧跟

  目前全球经济都有些通货膨胀,目前中国尤其以

房地产为主造成的通货膨胀更较为明显,即使美国不加息,中国也应该采取加息。否则,在美元加息的情况下,货币供应减少,会导致中国出口相对减少,如果,中国不加息,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羽良:控制货币量唯一可行

  国内央行加息肯定没用,除非同步加储蓄利息,否则利差继续扩大,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只会增加不会减弱。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学习当年美国卡特和里根总统时期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的做法,控制货币量。但现在的情况下,这么做的可能性极低,因为汇率方面的压力会因此增大。

  黄源:不要跟着美国走

  中国的政策当然是中国自己制定,而不是根据美国的想法来,我们是一个主权国家,不应该屈从于美国的压力。当然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绝不是说,美国怎么做,我们就应该怎么做。

  赵文彬:中国加息形势皆备

  经济的全球化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波动将对其他国家经济产生难以回避的影响。因此,本次以美联储为首的世界主要央行采取的系列加息行动必然会影响到中国。但这只是中国加息的形。加息的势来自中国国内,经济过热的警告已非一日,通货膨胀的压力与日俱增,紧缩政策行而未行,但中国的经济如铆足劲的野马,始终以高速奔驰。谁都清楚,这匹马一旦硬拉停步立刻会产生无法想像的恶果,最好的办法是以不知不觉的方式让其缓慢减速,加息无疑是一根细小但又很有作用的缰绳。因此,目前中国加息形势皆备,势在必行。(话题策划主持 凌建平 MSN主持 祝裕)

  5月信贷增长过快央行或将银根紧缩

  央行14日公布的5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9.1%,快于4月末且远远超过全年目标;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094亿元,仍然未能刹车。分析人士认为,从这两个数字看来,央行推出进一步紧缩政策的可能性在加大。

  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师王志浩认为,央行会否出台包括加息在内的进一步紧缩政策要看6月份的数据。他说,尽管周小川表示近期谈不上加息,但如果6月份贷款增长仍然控制不住的话,就有必要再次加息。4月末,央行曾上调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提高幅度有限,对这次加息的效果持保留态度。

  ◆沸点特稿

  加息压跨全球市场经济衰退终将到来

  全球正进入加息轨道。6月初,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暗示,目前美国的通胀数据令人担忧;而美联储的另一位理事科恩则公开表示,"有一些危险信号需要我们密切留意",市场普遍认为,6月底举行的会议上美联储铁定会第17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点到5.25%的水平。

  欧洲方面,欧洲中央银行将基准利率上调25点到2.75%,韩国、丹麦、南非等国近期也都将基准利率调高了25点,日本央行有可能在7月份进行6年来的首次加息,全球利率上升之势不可逆转,全球货币政策可能从宽松转向紧缩。

  在经济增长后势乏力的大背景下,加息不仅提高了资金成本,也使得市场预期无法保持稳定,而目前出现的全球市场暴跌也就不足为奇了。可以预计,接下来各国中央银行还将实现较预期更紧缩的政策,利息在未来1-2年内将持续高企,全球资本市场或将进入持续性熊市。

  事实上,今年以来,由铜、石油、黄金等领衔,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狂潮。截至5月底,衡量全球商品价格变动的指标的路透社CRB指数在350点高位附近持续运行,创出CRB指数1980年以后的历史新高。目前,石油依然保持每桶70美元,黄金价格尽管跌破600美元/盎司,但仍然比一年前高出20%以上。大宗商品价格长期高位运行,通货膨胀也就在所难免。

  另外,全球经济持续增长接近5年,各国推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功不可没。但是,经年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范围内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导致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均出现较严重的泡沫,进一步加剧了发达国家的通胀压力。

  而另外一个重要指标是各类投资基金。据粗略估计,专注于投资的各种基金的资产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而正是这些基金的推波助澜才使大宗商品、全球房地产市场、全球资本市场的泡沫日益严重,他们在近期全球较高的通胀率的压力下又沽空获利套现离场,转而投向更为安全的债券市场。受升息预期影响,美国本土10年期债券与两年期债券之间甚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利率倒挂:2年期债券收益率达5.03%,而10年期债券收益率仅为4.98%。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高油价使全球经济出现滞胀。而这次除了石油,还有许多诸如铜、铁等原材料都在涨价。全球股市下跌将是一个信号,在未来的1-2年内,或许新一轮经济周期即将开始,经济衰退终将到来。(时卫干 中国社科院博士)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