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CPI连续三月反弹 “通胀”还是“通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 09:02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王宇新

  国家统计局6月12日消息,5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1.4%,涨幅较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今年3月份以来,中国月度消费物价涨幅呈现逐渐加快的趋势,3月、4月、5月分别上涨0.8%,1.2%和1.4%。

  CPI作为衡量经济冷热的重要指标,连续3个月的持续上涨究竟源于什么因素?CPI的连续上涨是否标志经济由“通缩”转为“通胀”?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推动因素众说纷纭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5月份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4%,农村上涨1.2%;食品价格上涨1.9%,非食品价格上涨1.1%;消费品价格上涨1.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

  “近两个月CPI的回升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在接受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食品中粮食上涨的幅度最高出乎意料。按照食品、服务和消费品三大类的分类方法,服务价格从3月、4月份的1.6—1.7%上升到了2%,粮食价格从3月份的0.8%上升到目前的1.9%。

  “非食品价格涨幅是拉动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提高的主要力量。”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则持有不同的观点。他指出,非食品价格上涨主要和三个方面的因素相关:一是和黄金周消费有关。与假日消费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涨幅明显。二是和前期政府上调资源和公用事业价格有关。成品油出厂价格的两次上调,对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开始显现。三是和居民消费升级有关。从5月份的数据看,建房及

装修材料、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医疗保健服务价格分别上涨6%、3.8%和3.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则认为,此次CPI的上涨主要是由非食品中服务价格的上涨所引起的。他表示,由于服务价格在总的CPI中所占比重为20%左右,因此政府主导的服务价格的上涨不会带来CPI的大幅波动。

  “通胀”还是“通缩”之忧?

  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12日表示,由于能影响CPI大幅变动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如天然气、水、电价格仍由国家控制,近期CPI仍将低位徘徊。

  李慧勇表示,未来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并不大。他认为,由于目前粮食供求关系继续改善、一般工业消费品价格继续低迷的情况很难发生改变,再加上公共服务价格涨价的幅度和时机尚在政府的控制下,因此,总体上估计CPI全年的涨幅在1.5%左右。

  “总体上来讲,

通货紧缩的压力大于通货膨胀的压力。”袁钢明指出,一方面,现行价格水平还在1%左右的低位运行。如果居民消费价格不能保持上升的趋势,那么很快就会退回到通货紧缩的状态了。工业品和投资品价格都在回落过程中,因此通货紧缩的压力大于通货膨胀的压力。另一方面,如果对经济过热看的过于偏重,立即采取紧缩政策,则会出现宏观经济的紧缩,也就是调控过热。比较理想的状态是经济上升的同时,物价也保持持续上升的态势。现在的经济状况运行良好,说明最近的调控措施比较恰当。

  张立群表示,现在的CPI上涨是政府主导的服务价格的调整所引起的,与经济是否冷热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既不存在通涨也不存在通缩之嫌,现在供求总量总体平衡,经济发展比较正常。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