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一个新能源推广者的“斗争”历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 09:22 中国经济时报

  如何让价廉而清洁的燃料早一点加到全中国汽车的油箱里?

  ■本报记者 张帆

  当油价以令人瞠目的幅度再一次上调时,太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一间办公室里,孙茂华正加紧着他的甲醇燃料的推广。

  在去年,他麾下的山西华顿实业有限公司自行研制成功的“华顿甲醇汽柴油”,在太原通过了山西省科技厅组织的检测与认定,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同标号国标无铅汽油。

  最让他骄傲的是,此种燃料每吨售价可比同标号汽油低出200元,而且二氧化碳等尾气排放平均降低了30%以上。

  然而,当高油价让全国人民都头痛不已的时候,孙茂华最头疼的却是如何让他价廉而又清洁的甲醇燃料早一点加到全中国汽车的油箱里。

  “下海”官员的能源战略

  孙茂华如今是山西华顿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这家公司是山西省进入甲醇燃料准入机制的5家企业之一、占据了甲醇燃料当前产量的90%。

  而在十多年前,他是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里一名吃“皇粮”的行政官员。1998年,他做出了辞去公职、下海兴办经济实体的决定。

  从官员到商人,角色转换的不适应让他刚一下海就“赔了个精光”,不但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搭了进去,还把朋友们借给他的钱、银行贷给他的款全部赔完了。

  谈到失败的主要原因,孙茂华诚恳地承认了当年的错误:“那时我虽然下海,却仍纯粹以行政干部的思维方式来搞经济运营。和别人谈判时老用命令的口吻,‘不行,你应该照我的意思这样做’,结果到处碰壁。”

  不过,首战告败让他很快汲取了教训,他逐渐学会了用商量的口气和人谈生意,比如“你看,这个条件合适不?咱们怎么合作?你希望利益如何分配?”

  当时的汽油价格是每升1.9元,便宜得让现在的人觉得像做梦。然而,孙茂华却意识到,中国的汽车迟早会像国外有一个迅速膨胀的过程,耗油越来越多,石油缺乏的矛盾会逐渐突出,于是他选择了在新能源产业上作文章,并把目光投向了山西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研究的甲醇燃料。他的选择理由,一是山西是煤炭大省,通过煤制取甲醇,有原料保障;二是市场前景看好;第三,当时虽然没有循环经济的概念,但已经提出要可持续发展,能源与环境将是未来最突出的问题,选择环保节能的产品是科技型民营企业最有发展的前途。1998年,他成立了华顿公司的前身邦洁公司,邦洁的意思就是“发展国家清洁能源”。

  企业做了政府没做成的事

  早在孙茂华之前,山西省就已经开始了甲醇燃料的研究工作,并且曾经搞过一段时间的甲醇示范,但没多久就夭折了。

  孙茂华认为其原因在于,一是经济性问题,当时的油价并不高,甲醇的经济优势体现不出来;二是上上下下对能源紧张估计不足,没有把新能源当成产业发展的方向;三是技术问题,认识不足导致投入不足,许多关键性技术问题得不到解决;四是科研体制问题,当时的科研力量仍集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大专院校,以研究与发表论文为主,没有市场化、产业化的冲动与途径。

  政府想做但很难做成,多年投入却难以形成规模,孙茂华看了实在是心疼,如果那些钱能以某个企业为主体,也许早就成功了。因为企业不务虚,以解决问题为主旨,总是以市场为第一线。在思想落后、科研体制落后的山西,他决定率先走出一条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联合的技术创新的道路。

  他在公司内部成立了醇类燃料课题组,科技人员占到公司全部职工的一半,同时积极联系“外脑”,与山西省质监所油品检验室、榆次石油公司、太原理工大、中国石油大学等联合攻关,足迹踏遍了全国几乎所有与燃料甲醇相关的研究机构。他们边研究边实验,仅两年时间,公司用在技术和产品开发上的资金就达500万元,占公司纯收益的80%。

  2001年6月,山西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加快实施我省燃料甲醇和甲醇汽车产业化》的工作报告,全省掀起了新一轮燃料甲醇的研制热潮。也在这一年,孙茂华成立的华顿公司已经推出了两项科研成果。2002年3月,山西省科技厅组织对华顿公司完成的“华顿高清洁甲醇汽油及其添加剂与配制技术”进行了成果鉴定,认为该技术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同年10月,华顿公司又与北京天德行公司合作,完成了“清洁甲醇柴油、添加剂与配制技术”成果,由山西省科技厅组织鉴定,结论为该技术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500万元,没有一分钱银行贷款,没有一分钱政府资助。孙茂华说,中小企业融资太难了,尤其是高科技企业。银行对实物抵押非常看重,对企业的技术无法认定,因此不愿意放贷款。而当时中国的风险投资体制也不健全,所有的组织都嫌贫爱富,企业根本无法从正规渠道获得资金支持,只能依靠民间借贷。他心有余悸地说:“好在华顿支撑下来了。”

  如今,华顿推出的按比例掺烧M15(由15%煤制甲醇和85%汽油加一定量的添加剂掺烧,以下依此类推)、M30技术已经成熟,M85-M100甲醇汽车车辆改装技术也基本成熟。现场只需25分钟,安装一个智能控制系统,燃烧汽油的车就能燃烧100%的甲醇,其成本为2800元,这是华顿的一位博士生用数年时间研制成功的,对全甲醇燃料车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孙茂华说,三流企业出产品,二流企业出技术,一流企业出标准。2006年4月19日,华顿公司和山西省醇醚清洁燃料行业技术中心联合成立了调配中心和研发基地。同时由山西行业技术联盟单位(省国税、地税、海关)联合批准由华顿牵头成立的行业技术中心,为行业技术进步搭建技术平台。

  艰难的产业化道路

  在2002年,华顿的技术虽然已经成熟,但到2004年产品却始终难以产业化推广。一面是企业研发的压力仍然存在,需要大额投入,另一方面研发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只有付出没有收入,孙茂华说,到当年6月份时企业已经到了存在或是倒闭的临界点。

  孙茂华说,一个新产品要推广必须得让消费者了解,然而,这个过程却是难上加难。最初,孙茂华的邦洁公司在推广其汽油、柴油清净剂时,就不得不采用了注射方式,人们叫“给汽车打针”,就是按比例把清洁剂注入汽车油箱,让司机从实践中感觉其效果。为此,公司的姑娘们不得不一辆车一辆车地进行解释后再添加,一到冬天,冻得双手通红。

  然而,作为一种能源原替代品,企业自身宣传的说服力显然不足,人们对燃料甲醇的性能仍疑窦重重,特别是在1998年山西“假酒事件”后,人们对甲醇的毒性更是充满了恐惧。

  孙茂华首先求助的对象是中石化、中石油,希望通过它们的渠道销售甲醇汽油。但是因为价格、标准等都不健全,中石化、中石油的销售积极性并不高。

  “生产推广甲醇汽油不能完全是企业行为,企业可以做,但需要政府部门和行业的配合,需要国家的扶持。”孙茂华从官场脱身,却不得不再去政府寻求支持。2004年6月,山西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燃料甲醇汽车领导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车用甲醇汽油产业化示范工程扩大试点城市的工作方案》,决定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把甲醇汽油试点推广工作扩大到全省11个市,逐步改造所有加油站,使其具备甲醇汽油的加注功能。

  华顿的危机因此而暂时化解。

  尽管如此,人们对甲醇汽油还是不信任,甚至是敌视。阳泉市有一辆非标准产品车,加了甲醇汽油后,出现车喘等情况,这本来是小事,但最后却酿成聚众闹事,结果总共有几十辆车加过甲醇汽油,最后公司却不得不给800辆车进行赔付,赔款总额达到50多万元。

  对甲醇燃料不了解、不理解的不光是消费者,还有政府部门。孙茂华说,因为甲醇燃料是新生事物,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又属于危险品行业,因此办理资质证照特别难,光是消防、安全生产证就办了一年半,他们在交涉时政府部门表示,因为没办过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办。

  另外在财税制度上,企业也遇到了困难。孙茂华说,今年4月1日起开征消费税,其实汽油从厂家过来时已经收过税了,再征收就是重复征税。同时,甲醇并不在消费税的范畴,但如果按燃料算应该征收消费税,但国家规定里又不包括甲醇。现在一吨甲醇的纯利是200元,一吨的消费税就是270元,一旦征收消费税企业一吨就要赔70元。

  从渠道来说,因为标准等问题不清,中石化、中石油态度仍不明确。而且遇到问题处罚太重。一次一个加油站进水,油品出现问题,工商部门按不合格产品处罚,一下就罚了石油公司40万元。

  孙茂华感慨地说,甲醇燃料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必然有各种不完善的地方,企业需要时间一步步改进,但是一些政府部门却不给予理解,一有风吹草动就给企业设限。

  甲醇燃料的价格优势也没有得到体现。目前中国油品的经营权由中石油、中石化两家垄断,企业不能自行设定加油站,对定价也没有自主权。目前物价部门对甲醇汽油还没有定价,只有一个指导意见是:参照普通汽油定价。因此,石油销售企业为了自己方便,就采取甲醇汽油随普通汽油一同报账。所以消费者在高油价的今天,并没有享受到甲醇低价的实惠。

  孙茂华说,从标准研究到参数提供,因为企业做了政府的事,所以困难重重,而率先行动者首当其冲遇到的困难就更多。

  民间替代品的“正名”之战

  醇醚燃料家族的成员,除了甲醇外,还有很多,目前与甲醇并驾齐驱的当属乙醇。

  孙茂华总结说,乙醇燃料是多年来由国家发改委支持的项目,与之相比,甲醇出身“卑微”,只是民间替代,所以甲醇的待遇远不及乙醇。目前乙醇生产方每卖出1吨中央财政补贴1400元,同时还享受减征5%的消费税、增值税先征收后返还等优惠政策。

  甲醇不仅没有相关的优惠政策,反而在与乙醇的较量中生出事端,甚至关系到它的生死存亡,那是一场比产业化还要困难甚至危险的斗争。

  2005年,华顿公司在向国家发改委报项目时,遭遇到严厉的质疑。有专家学者上书称:甲醇的毒性大,对机械的腐蚀严重;而且国外早就放弃了研制与使用甲醇燃料。

  闻听此言,孙茂华说自己好像被当头打了一棒。企业可以节衣缩食解决资金问题,可以殚精竭虑解决技术问题,但是大的产业政策与环境却是企业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的。

  “太不公平了!”孙茂华说,仅2005年全国甲醇汽油就有50万吨3000万辆车次使用,实践已经证明甲醇汽油的技术是成熟的。他们所谓的毒性、腐蚀性还是在拿上世纪80年代的数据说话,这些问题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已经完全解决了。

  孙茂华再次发动了攻势,在他的影响下,2005年7月12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发展煤基醇醚燃料是我国替代石油的根本出路》的建议书,温家宝总理对此非常重视,7月15日批示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对此问题提出意见。结果,两个部门提出的建议迥异。科技部对发展甲醇燃料表示支持,而发改委则出具了甲醇燃料热值低、成本高、经济性低,腐蚀性大,毒性大等相反的意见。8月12日,中国工程学院院士倪维斗、谢克昌、国家

化工生产力促进中心总工程师方德维等8人上书,提出对发改委意见的不同看法。在这份上书中,专家们最激烈反对在于一点,即不要为了推行乙醇燃料就一意孤行地推出封杀甲醇燃料的错误决定。

  2005年11月,原山西省委书记、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王茂林等七位专家上书胡锦涛,提出以煤基醇醚燃料替代汽柴油的建议。12月6日胡锦涛批示,对煤基醇醚燃料要进行科学论证,提出发展方向和重点,温家宝批示要列入“十一五”规划。

  事情终于有了转机,甲醇悬而未决的命运因此而得以明确。

  2006年国家成立新能源调研科技、标准、经济、环保、综合五个小组,4月20日标准组、6月1日综合组分别到山西考察,对华顿甲醇燃料取得的成果表示了肯定。

  孙茂华说,如今甲醇作为替代燃料已经写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甲醇的身份得到了政府的肯定。这个胜利的意义比技术上取得任何成果还要重要。下一步,企业就能定下心来,扩大试验示范规模,同时对甲醇燃料的公共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并进一步推动国家标准的早日出台。同时,华顿还在积极联系战略投资者,并酝酿近两年内在海外上市。

  就在记者在华顿公司采访时,

奇瑞汽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率人前来华顿商谈技术合作,他表示奇瑞从2004年下半年已经开始关注替代燃料,并认为下一步替代燃料将是煤基燃料,并看准甲醇。他说,甲醇制造成本低,比汽油低一倍,大规模生产后甚至能降到汽油价格的四分之一,在高油价的今天,相信随着国家会早日出台相关产业政策,通过替代能源的使用,让高油价降下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