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部委专题--商务部 > 正文
 

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基础日厚、蓄势待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3日 09:07 商务部网站

  商务部新闻办公室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新闻

  今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五周年,中方作为主席国将于6月在上海举办成员国元首峰会,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和成果愈来愈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五年来,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轮子”之一,随着组织的成长和壮大,基础日厚、蓄势待发。

  一、区域经济合作的法律框架、组织机制和发展目标已经确立

  各成员国均将上海合作组织视为开展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区域经济合作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和浓厚兴趣,已成为成员国元首、总理年度会议的主要议题。各国总理签署和批准了《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和启动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的备忘录》、《多边经贸合作纲要》、《〈纲要〉实施措施计划》及实施机制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确了区域经济合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成立了成员国经贸部长会议机制,负责协调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担负起落实峰会及总理会议在经贸领域的决议和确定的目标等重要任务。各方商定按“实施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化经济合作、逐步实现区域内货物、资本、服务、技术自由流动”的“三步走”发展思路推进合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明确了近、中、远期目标。

  二、贸易投资便利化业已启动,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环境将逐步完善

  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贸易体制、开放程度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在贸易和投资方面还存在诸多壁垒和障碍制约着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借鉴国际上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经验,在各国总理签署的第一个法律文件——《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和启动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的备忘录》中,就将贸易投资便利化作为现阶段的一项主要任务提上日程。根据中方对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论证,如各国通过谈判和协调,在海关程序、标准一致化、商务流动和监管环境方面消除壁垒、完善投资法律法规并消除投资监管障碍,在不需要太大投入的情况下即可收到简便手续、降低成本、扩大合作规模的明显效果。

  目前,在经贸部长会议机制下已成立了电子商务、海关、质检、投资促进、发展过境潜力五个专业工作组,分别由中、俄、哈、塔、乌牵头,并已启动制订本领域便利化的具体措施。各工作组应全面、扎实地推动有关工作,在政策层面达成共识,工作层面采取切实措施降低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成本。

  三、经济技术合作启动实施,开展各方参与、共同受益的网络型项目合作已具备条件

  经济技术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它的深入实施、尽快见效对各国自身的经济发展、本区域经济合作长远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使各国人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区域经济合作所带来的好处,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政治意愿。2004年比什凯克总理会议批准了包括11大类、127项合作内容的《<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实施措施计划》。目前,各方已同意在能源、交通、电信等优先合作领域遴选共同感兴趣的项目先行启动。

  目前,我与成员国在双边层面已有成功合作:中哈石油管线一期工程于2005年12月竣工,二期工程已开始规划;与俄和中亚国家的天然气管线项目已进入实质性探讨和经济技术论证阶段;中塔公路已经开通、我援建的塔“沙尔-沙尔”隧道施工在即、中吉乌公路建设成功启动,E-40公路、塔-吉公路和塔-乌公路等建设和修复项目已签订了商务合同;建设贯穿哈东西全境的标准轨铁路、中吉乌铁路等项目逐渐被提上研究日程;我中兴、华为和上海贝尔等公司成功进入中亚市场,连接主要成员国的亚欧光缆和中俄光缆已经建成;俄、哈、吉向我输电项目在积极筹划。在双边合作的基础上,上述项目正在向多边层面延伸,连接本地区各国的油气、交通、电信、电力网络已初显轮廓。

  四、区域内项目的多渠道融资支持体系正在探讨建立之中,将有效缓解区域内资金投入不足问题

  当前,缺乏资金投入是项目合作中的掣肘问题。经初步估算,单是落实《〈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实施措施计划》中的127项合作内容和经济技术项目所需资金逾100亿美元。为解决这一问题,各方正在探讨建立区域内项目的多渠道融资支持体系,主要包括:(一)由各国有实力的大银行组成银行间联合体,采取更加灵活的市场化方式为区域内大项目提供融资服务。上海合作组织银联体已于2005年10月正式成立,将探讨根据市场原则对区域内项目组织银团贷款。(二)探讨建立以增强能力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活动和资助项目前期费用为主要任务、由各方共同出资的发展基金。各方还提出为具体项目开设专门帐户作为区域内项目的融资渠道之一予以探讨。各方将本着共同参与、共同受益的原则探讨建立区域内项目的多渠道融资支持体系,同时应保证其可操作性,切实起到对区域经济合作提供资金支持的作用;(三)亚行、欧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资金以及中方向组织成员国提供的相关信贷和援助资金。

  上海合作组织各国均是中国的重要邻国,各国间经贸往来历史悠久,古老的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各国人民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中国政府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一贯重视发展与各国的经贸关系。通过不断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有利于巩固上海合作组织存在的物质基础,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同时有利于加强各国间的睦邻友好关系和本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促进本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共同繁荣。上海合作组织六国总面积3017万平方公里,占欧亚大陆面积的3/5;人口15.1亿,占世界人口的1/4。上海合作组织各国相互毗邻、幅员广袤、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潜力巨大。近年来,各国大力发展符合本国特点的民族经济,实现了经济年增长7-10%的持续稳定增长,中国也在按照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努力,本地区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互为补充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贸易投资环境,以及日益开放的巨大市场,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将其视为与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选择。为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中方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投入,体现了中方对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决心和诚意,包括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组织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网站、提出为其他成员国培训不同领域管理和专业人才的计划等,此外为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有关项目的实施,中方提出向成员国提供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目前正在积极落实之中。中方愿一如既往地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区域经济合作的成效已初步显现。2005年,我与五国贸易额达377亿美元,比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时(2001年)增长了212%。我对五国累计实际投资总额近80亿美元,约为2001年的4倍。2006年峰会在经贸领域将取得突出成果。峰会期间,在中方向成员国提供的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及上海合作组织银联体框架内将有一批大中型合作项目签约。各国有影响的大企业家将参与上海合作组织实业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和工商论坛。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已全面展开,前景广阔。

  为进一步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中方主张:

  一、对区域经济合作的长远发展目标开展联合研究,探讨共同接受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模式

  根据中方对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深入推进本地区一体化进程潜力巨大,仅是推动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区域内相互贸易额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如成员国间消除非关税壁垒和关税的壁垒,不仅可通过货物的自由流动加强彼此间的经济联系,而且可以形成一个占欧亚大陆面积五分之三、拥有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一的统一市场,有利于吸引区域内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进一步带动各国经济的发展。从区域经济合作的长远发展考虑,将建立自由贸易区作为远期目标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谋求成员国共同发展的客观需要,符合组织各方利益。为此,中方率先提出了“10-15年内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长远发展目标。由于各方未能明确采用“10-15年内建立自贸区”的全部涵义和概念,区域经济合作的长远目标以“长期内实现区域内货物、资本、技术和服务的自由流动”的形式反映到六国总理批准的《多边经贸合作纲要》之中。

  中方认为,在现阶段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做好相关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应对区域经济合作的长远发展进行提前规划和研究。为此,建议由各国专家和学者对区域经济合作的长远发展目标进行联合研究,借此探讨共同接受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模式,形成各方均认同的研究报告,并据此提出政策性建议,供成员国政府决策参考。

  二、以开放性的态度加强与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的联系和合作,为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上海合作组织中有五国同时也是欧亚经济共同体的成员国,目前欧亚经济共同体各国间已实现了较高程度的一体化,上海合作组织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应处理好与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关系。此外,上合组织六国均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亚行倡导的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的“新亚欧大陆桥国际协调机制”等区域合作机制。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在资金、技术等方面需求巨大。上合组织应本着开放性的原则,加强欧亚经济共同体、亚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的联系,利用其丰富的经验、资金和技术优势,为深化本区域经济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强各国间经贸合作,也面临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召开在即,希望各国工商界人士以此为契机,加强相互沟通和理解,密切彼此联系与合作,共创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美好未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