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给“满分作文”造假者“断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3日 09:02 中国经济时报

  ■朱达志

  6月12日《光明日报》一篇题为《揭开“满分作文”造假之谜》的报道说,6月9日,北京《中学生》杂志副主编刘加民给记者打电话称,目前图书市场上的所谓高考满分作文绝大部分是书商为牟利而伪造的。他说,6月9日,《2006年高考满分作文集》已开始编辑,负责为该书提供高考满分作文的一位教师声称,6月12日即可拿到满分作文。高考刚刚结束,
阅卷尚未开始,哪来的满分作文?那位几年来总是全国第一个编出当年《高考满分作文集》的中学语文教师承认:他编的满分作文没有一篇是来自考场,“我卖的就是‘满分作文’四个字!”

  这让我想起了上月发生的四川曾颖“公开发表的文章被抄成了高考满分作文”事件。我与曾颖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事,因此有机会和他当面交流对此事的看法。我们共同认为,那个所谓江西考生或许根本就不存在——假如那篇所谓满分作文压根就是出版商直接从报刊上“拿来”,硬安在其杜撰的“江西考生”名下的,那么,较这个劲就有了更深的意义。现在看来,曾颖那张帖子的积极意义已经显现出来了。《光明日报》的上述报道和被网友称为“中国作文打假第一人”的刘加民之上述义举,可以说多多少少受了那篇帖子的影响。

  现在的问题是,应试教育已被诟病了许多年,高考作文命题乃至作文考试的整个设计思路也年年广受质疑,实际情况却没一点改观。这一问题如果不能获得根本解决,纵使你揭开了“满分作文”的造假之谜,也无法避免2007年变个方式出笼的“高考满分作文集”成为考生们争相购买的“法宝”。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如何有效避免考生“押题”。

  如果不改变目前的高考作文命题思路,那么,高中毕业班学生在语文教师指导下“押题”,进而把作文教学变成了“背诵范文”,把作文考试变成了“默写范文”这样的情况,就永远无法避免。因此在我看来,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高考的作文考试的设计思路,才是关键。

  首当其冲的问题是,高考作文考试乃至中学语文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认为,语言文字的最大功效是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和所见所闻。因此,中学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目的,即是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和意思表达能力;换言之,语文只是一种工具,它本身并不是文学。那么正确的高考作文思路,就应该是:考查学生准确表达其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和所见所闻的能力——这里的关键词是“准确”。对于考生而言,不管他们选择的是什么专业、今后要从事什么职业,“准确表达”永远是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之一。

  因此,在我看来,高考对作文考试的要求,决不能把文学性放在第一位,应该着重考察的是考生的“准确表达能力”。这是第一。第二,改变目前事先秘密拟定考题的做法,借鉴绘画的临摹、写生等“状物”考试方式,在全国或一省范围内即兴出题(现在信息传输方式如此发达,这完全能够做到),譬如,选取当天见报的一篇新闻,通过电视台即时直播给考生,由考生记录下主要的新闻事实,然后据此撰写一篇言论或

散文、甚至说明文。

  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二:一是可以考察考生的快速理解、归纳、复述能力,二是可以避免学生“押题”,真实考察他们的语言文字组织和准确表达水平。如此而为,还有谁去伪造高考“满分作文”?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