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开发商钻空子变相捂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3日 02:41 华夏时报

  与去年同期相比,预售项目数量锐减一多半

  自从北京市建委要求开发商“商品房住宅项目自取得预售许可证之日起三天内,必须开盘”以来,6月5日以后网上住宅期房签约套数有了大幅增长。一时间,开发商由“捂盘”到“吐房”的转变令购房人津津乐道。但据记者调查,6月份北京取得预售许可证的项目数量出现了明显下滑,适合中低收入购房人的住宅供应量也并未因“吐房”而变得愈发充足。
业内人士指出,开发商通过延缓申请预售许可证的方式,同样可以达到“捂盘”的目的。

  吐房:签约率暴增三成半

  记者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公布的数据统计,以市建委要求开发商公布的真实预售房源信息的6月5日为分界线,从5月29日至6月4日全市住宅期房签约套数合计为3035套,平均每日约434套,而从6月5日至11日,全市住宅期房签约套数合计为4105套,平均每日约586套,同比增长幅度均达到35%。对于楼市销售的这种变化,开发商由“捂盘”被迫转为“吐房”被不少人视为主要原因。

  但在昨日,一位从事楼盘销售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开发商“吐房”充其量只能作为支撑住宅期房签约活跃现状的原因之一,而非主因。据该人士分析,国家“卡死”别墅用地供应,以及严格限制项目中90平方米以上住宅产品比例的政策,造成了别墅和大户型产品未来供应紧张的市场预期,从而促使不少之前犹豫不决的购房人下定决心,出手抢购此类住宅产品,这在近期的住宅期房签约套数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在上周末,昌平住宅项目“香花畦”签约售出了十余套户型面积在170-230平方米之间的住宅,而别墅项目保利垄上也有十余套别墅被购房人认购。

  与此同时,开发商平时“捂盘”的房源正是那些项目中户型好、朝向好、位置好的住宅产品,这样的产品数量并不很多,而且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一经入市便会被蓄势已久的购房人抢购。总体看来,近期住宅期房签约套数激增比较正常,而房价平均水平在短期内将会出现大幅提升。

  买房:8300元50余人露宿抢购

  在北京市场上,价位相对合理的住宅项目依然出现了购房人排队抢购的身影。在位于右外大街的“鼎立·水岸·家园”开盘前,其售楼处前有50余名购房人带着铺盖和食品露宿排队。这些排队者中以老年人居多,大部分是为了帮儿女能买上房子才来的,排队时间最长的达到两天。购房人大部分采取“轮流换班”的方式,甚至有的干脆每天花200元钱雇人排号。据记者了解,该楼盘均价达到了8300元/平方米,但购房人认为:“这个楼盘的价格已经是附近地段的最低价,而且地理位置较好,因此对于这个价格还可以接受。”

  据记者了解,“鼎立·水岸·家园”项目户型面积为50平方米一居至120平方米三居,其中以80-100平方米两居为主。在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上显示,“鼎立·水岸·家园”在6月11日开盘只拿出了2号楼进行销售,批准销售套数385套,而同时拿到预售许可的1号楼何时开盘开发商并未公示。

  捂盘:开发商纷纷慢拿证缓开盘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们普遍认为开发商“吐房”的同时,在6月份获得预售项目许可的住宅项目数量却在减少。在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上,记者分别统计了今年4-6月和去年6月份截止到当月12日的预售许可项目数量,今年4-6月份的结果为14个、13个和13个,剔除经济适用房和别墅产品的住宅项目数量分别为11个、6个和5个。而在去年6月份同期,预售项目数量为27个,剔除经济适用房和别墅产品的住宅项目数量达到18个。随着政策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大,获得预售许可的住宅项目数量在不断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北京相关调控细则尚未出台,因此开发商目前普遍心怀观望态度,并不急于申请项目的预售许可证,以达到延缓开盘的目的。某楼盘销售经理表示,项目开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评估、策划和营销筹备,在北京市的细则尚不明朗的情况下,贸然开盘很可能会陷自身于不利,所以原本定于6月中旬开盘的,现在已初步定在8月份了。此外,某些开发商延缓申请预售许可证,也不能排除想继续“捂盘”,以达到抬高房价的目的。北京市房地产信息网总经理雷华表示,虽然政府要求“商品房住宅项目自取得预售许可证之日起三天内,必须开盘”,但如果开发商不申请预售许可,就可以有充足的理由不开盘销售,钻这个政策漏洞仍可以达到放慢项目销售速度的目的,而且目前政府对开发商的这种行为并没有任何监管和规避措施。

  本报记者务名扬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