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区域,是中国与东盟、东亚与东南亚的连接点,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战略枢纽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邓亚平 梁思奇 蒋桂斌
]在中国南海西北端,有一个半封闭的海湾——北部湾,湾顶(北面)是
广西,东面为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西面是越南,总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
这片有洁净港湾之美誉的海域,或许会因广西投下的“一方巨石”而“激起千重浪”——今年3月22日,广西宣布:成立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统筹、组织、协调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四城市沿海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布局、沿海资源整合及总体规划管理等。
这表明,“十一五”时期,广西将开放开发的战略重心定在了北部湾。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日前向《瞭望新闻周刊》表示:力争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努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将成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港口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一体化的经济区;再经若干年努力,最终把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加工制造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
转化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的抉择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地处北部湾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是中国惟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区域,是中国与东盟、东亚与东南亚的连接点,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战略枢纽。作为我国西部惟一的沿海地区,这里也是我国实现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新格局的重要节点。
具有区位、资源优势,只有最终转化为经济优势才能真正称之为“优势”。在中国沿海地区,从渤海湾到“长三角”再到“珠三角”,均是市场发育较充分、经济较发达地区。相比之下,北部湾这片海域确实“欠发达”。
其实,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早有动作。2000年11月,由广东湛江、广西北海、海南海口三市发起,成立了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共有三省区的湛江、北海、海口、钦州、防城港市、东方、儋州、洋浦经济开发区、临高县和湛江港务局、柳州铁路局、海南海航集团公司12个成员单位,常设机构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联络处设在湛江。
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成立近6年,在基础设施建设对接、产业与投资合作、商务与贸易交流、旅游合作、劳务合作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做强做大。分析个中缘由,见仁见智,譬如,争当“老大”的心态,无法解决“谁牵头”;缺乏密切关注的共同议题,“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后,曾确定了旅游合作、广播电视节目互动、打击车匪路霸保障人员货物流通安全等议题,但因各自经济实力不一,当务之急不同,这些议题很难成为普遍共识;受人事变动等影响。但综合多方信息看,关键还在于行政因素太多,尚未真正形成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和形势发展变化的有机整体。
近年来,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即“9+2”)的新格局下,广西寻找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接口。敲定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是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抉择。
从1992年中央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广西作为西南地区出海通道作用以来,这里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仅高速公路就超过1400公里。从2004年起,广西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开展沿海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建设大会战,大力推进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使沿海一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港口吞吐能力明显增强,招商引资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大会战包括五大类工程共37个子项目,总投资60.4亿元。目前,已完成总投资的近80%。预计所有项目在今年8月底前全部竣工。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陆兵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进一步开放开发用了“五个加快”来表述:
——加快建设沿海大型组合港。力争到2010年沿海港口吞吐能力突破8000万吨甚至1亿吨,其中防城港吞吐能力超过5000万吨,钦州港吞吐能力达到3000多万吨,北海港吞吐能力达到1500多万吨。
——加快建设临海重化工业基地。大规模地加快沿海石化、林浆纸、能源、铝加工、钢铁、船舶修造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
——加快建设沿海基础设施。在沿海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投资60多亿元的基础上,加快启动二期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沿海地区路网、管网、口岸、供水、供电、排水、信息等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
——加快建设南北钦防城市群。努力打造南北钦防“一小时”经济圈,清除各种市场障碍,促进开放有序的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自由流动。
——加快发展海洋经济。重点发展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海洋生物、海洋化工、滨海旅游等海洋产业,加快海洋矿产、油气等资源勘查与开发,着力建设海洋经济大省。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内的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四市,在强化“一盘棋”的大局观念中,纷纷提出比较务实的区域经济合作理念。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中共南宁市委书记马飚表示,南宁要加快制定推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设的相关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实施城市向南发展战略,促进沿海城市群建设;主动融入、承接沿海大型工业区辐射,延长产业链,加强产业对接,共同打造成产业集群;推进建设一批对接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基础设施项目;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设做好服务保障。
建造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新增长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加快、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举办、中越“两廊一圈”的构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等,也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开放开发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2004年10月,中越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提出,双方同意在两国政府经贸合作委员会框架下成立专家组,积极探讨“两廊一圈”即“南宁-谅山-河内-海防-广宁”、“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两个“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可行性,这表明中越两国将共同建设一个关系更加紧密的跨国双边合作经济区。其中的“一廊一圈”主要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无疑,在“两廊一圈”经济合作机制中,广西将是中国方面的重要承担者和实施者。
今年4月,应越南外交部的邀请,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曹伯纯率广西代表团访问越南。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常务副总理阮晋勇等接见了代表团一行,越南外交部、贸易部、工业部、计划投资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和河内市、胡志明市的负责人分别与代表团进行了会谈,就全方位深层次加强双方合作达成了广泛共识。
曹伯纯在访越期间就加快推进“两廊一圈”建设提出了四项建议:
一、加强交通领域合作。尽快解决好友谊关双方道路的衔接问题,将广西友谊关至越南河内的公路升级为高速公路,构建河内-南宁走廊带的核心通道,推动北仑河中国东兴和越南芒街第二座公路大桥建设,使广西正在修建的沿海高等级公路把中国的港澳、广东、海南、广西同越南的广宁、海防等沿海地区连接起来,成为“一圈”的主要通道,尽快开通南宁-河内-海防-广宁等客货海运线路。现在,中国的南宁-友谊关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从中国南宁到越南河内不到5个小时。
二、加强能源领域合作。如推进中越合资广西崇左市120万千瓦火电厂项目。
三、加强工业、农业合作。欢迎越南企业到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投资,同时,鼓励广西企业到越南投资创业。
四、加强商贸运输便利化、旅游便利化等领域的合作。
据了解,广西对越南进出口总额逐年大幅度增加,2005年达到9.8亿多美元,占广西对东盟贸易的3/4,越南已连续7年成为广西对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广西和越南的双向投资也逐年增长。截至2005年年底,广西在越南投资的项目共49个,协议投资总额3303.41万美元;广西在越南承包工程合同额2.17亿美元,营业额1.3亿美元。越南在广西投资的项目共18个,合同外资金额861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548万美元。
从2004年开始,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广西南宁市举办一届,这是由中国总理温家宝倡议举办,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主题的展会,是惟一由多国政府共办且长期在中国举办的展会,成为中国-东盟交往与合作的新的充满活力的平台。第一届、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都获得成功并产生了广泛和积极影响,吸引了东盟10国以及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高官和上万名客商参会参展。
据悉,今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同时在广西南宁举行。这将对中国与东盟的全面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和更加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广西与东盟各国交往频繁,在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成效明显。据统计,2005年,广西对东盟贸易额为12.2亿美元,增长22.2%,东盟已经连续七年成为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
面对多重战略机遇叠加,广西适时出招——倾力建设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表明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在推动中国与东盟的全面合作过程中,广西正努力争取有更大的作为、更出色的表现。这是广西的优势,也是广西的责任。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一个新增长极就完全有可能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出现。
绿色崛起的新前景
洁净,是北部湾最宝贵的资源和品牌。
监测资料显示,“十五”期间,北部湾直排入海工业污染源、污染物年平均入海量减少46%,各海域沉积物均达到一类标准,海洋生物质量达标率为100%。
海碧、天蓝、空气清——这样的意境,决不能因为北部湾的开发建设而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接受采访的有关专家、领导就如何科学处理北部湾开发建设与环保的关系,提出不少意见和建议。
严格按环保政策和要求规划产业布局。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研究员说,北部湾的产业布局要科学、平衡、注重区域统筹,怎样有利于环保就怎样布局。要有“一盘棋”观念,将环保与区域布局紧密联系起来,关键要严格执行国家的环保标准,进行科学的功能布局、工业布局和产业布局。要做好中长期规划,还要有刚性约束,不要轻易变动。
加强宏观调控,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引进先进的现代化大企业到北部湾,坚决将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项目拒之门外。广西社科院副院长古小松研究员说,快速发展经济,再也不能“先污染、后治理”,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否则,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于一句空话。产业发展不能饥不择食,否则回头治理代价太大。
建立北部湾环保国际合作机制。中国南海研究院副院长朱华友博士说,北部湾环保要开展国际合作,从环境监测、评估到突发事件的处理,要建立有效的国际合作组织和机制。譬如,北部湾环保合作可提升到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层面;还可寻求联合国环境署的支持等等。
还有专家提出: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建立健全排污总量管理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切实严格限制一个城市、区域和企业的排污总量;地方政府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企业一旦排污超标,要限期治理,情节严重的必须吊销企业的排污许可证,关停企业;建立地方党政领导环保政绩考核制度和环保责任追究制度,实行“一票否决”;加强舆论监督和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局局长秦文凯说,为保护北部湾区域环境,广西制定了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海洋功能区划和碧海行动计划,完成了环境容量测算等基础工作,组织开展了沿海工业集中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颁布了《广西海域使用管理办法》;通过加强环境监管、工业污染防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力求这一区域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防城港是全国沿海24个主要港口中的12个枢纽港之一,是中国西部第一大港。防城港市市长陈秋华对记者说,防城港作为中国内地海岸线最西南的深水良港,在加快港口和临港工业建设过程中,将严禁高污染、高消耗、高投入、低产出的项目,加大环境评估、监控和环保投入,严格审批和准入制度,严把规划、审批关,控制沿海岸线的使用,保护好红树林。就是吹沙填海也要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
近年来,国家相继核准在钦州港建设240万千瓦燃煤电厂、金桂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和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在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施工现场,钦州市市长汤世保对记者说:钦州在修编城市规划时,首先做好环境评估。钦州市要从源头、应急机制、长效机制三个方面入手,建立严格的环保责任制,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关键在提高环保门槛。正在建设的大型临海工业项目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其污水处理设计就主动由原来的二级排放标准改为一级排放标准,为此增加了几个亿的投入。
北海市环保局副局长卢学军说,在划定城市环境质量功能区时,北海“自我加压”,将78平方公里市区确定为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严格控制大气、水、噪声污染,近年来改造、搬迁、关闭、治理了170多家造纸、印染、淀粉、陶瓷等传统企业及其他污染企业,拒绝了二十多个存在环境污染、不符合一类空气质量控制要求的项目,原来在排放废气和污水中出现的黑、白、黄、红颜色的“云龙”和“水龙”已消失。现在,北海正在实施以“城市建设与投资发展”为主题的“新北海行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中共北海市委书记温卡华对记者说,北海的目标就是建设成最宜人居住的“中华濒海后花园”,成为北部湾区域性国际化的中心城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陈武对记者说,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加快开放开发必须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
(原载于2006年6月5日的《望新闻周刊》)编辑:黄皓作者:邓亚平 梁思奇 蒋桂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