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评论:协调发展:改善农民“就业状态”是根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0日 05:23 经济参考报

  就业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对具有13亿人口的我国而言,就业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更大的“分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国改革发展的成败取决于就业问题解决的好坏。中国是农业大国,有8亿人属于“农民”的范畴,农民的就业状态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状态。

  农民“就业状态”的涵义

  农民“就业状态”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指就业的平等性(或者说就业环境),二是指就业的能力,三是指就业的岗位(机会)。农民就业状态的变化,就是指农民就业的环境是否好转,就业能力是否提高以及就业岗位是否增加。就业环境好转了,就业能力提高了和就业岗位增加了,就可以说,中国农民的就业状态改善了。由于农民就业环境与就业能力决定于制度因素,就业岗位既与制度相关,也与经济增长相关,很自然,农民就业状态的改善既要靠改革,也要靠发展,单有经济增长无法解决中国农民的就业问题,而农民就业问题解决不好,那其他问题都失去了化解的基础。进一步推论,我们既需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思想,也须要树立“在改革中解决问题”的理念。

  重新认识农民就业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就业状态的改善主要表现在给予了农民更大的就业自由,从集体转变以家庭为就业单位,农民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安排自己的工种和岗位。这种微观就业状态的改善带来的高效率一直支撑着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也支撑着中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但现在已经到了极限,再也无法承受规模日益庞大的中国这个经济体所带来的重压,农民有太多的不能承受之重。

  户籍概念下的“农民”就业的范围不断扩大,进入的领域和行业越来越多,但种种不平等的“硬性”制度障碍和歧视农民的“软性”观念障碍在阻碍农民异地就业,在宏观层面上制约了农民作为生产要素潜能的进一步释放。农民整体的就业能力低下,主要从事简单劳动,与这种就业能力对应的就业格局会与我国工业化水平上升和现代农业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脱节,从而拖曳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提升。相对于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给农民提供的就业岗位依然不足,在宏观层面看存在大量隐性失业。如果在宏观层面的农民就业状态不能逐步得到改善,我们面对的许多难题将无法解决,而且会造成新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这是当前社会上最为关注的问题,对改革的争议也是由此引起的。客观分析,这主要是农民的就业状态未能得到同步改善所致,在就业能力低且不能平等就业的条件下,农民如何去共享发展成果呢?政府的再分配是保证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环节,但坚实的基础则还是要通过就业来实现。

  对政府而言,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促进就业来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二是通过强化再分配来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在现实中我们的政策更多地偏向后一条路径。

  二是贫困群体的脱贫。若按照联合国每人每天1美元的标准来衡量,我国的贫困人口将达到一亿人。贫困人口的最主要特征是就业能力极其低下。可以说,贫困是“就业的贫困”。农村的贫困人口大多数是小学文化水平,甚至是文盲,加上长期处于封闭的环境中,即使外出打工都很困难,更不要说通过生产经营来实现自我就业。中国减贫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农民的微观就业状态大大改善,农民有了更多的就业自由和自主选择权。要进一步减贫,并巩固减贫的效果,取决于农民就业状态能否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使农民有更好的就业环境,更强的就业能力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是农民增收。农民增收难,是农民的微观就业状态难以进一步改善而产生的硬约束导致的。相对于大量剩余劳动力来说,就业岗位的不足也使农民增收遇到了宏观层面的约束。而粮食价格、农业成本、农民负担等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在目前既定的农民就业状态下已经没有可进一步操作的空间。

  四是减少农民。从工业化、城镇化的最终结果来看,减少农民是必然的结果。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中国也不会例外。但这个结果不会自动实现,需要农民就业状态的相应改变。这是前提条件,除了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工业化、城镇化来扩增之外,就业环境、就业能力都是这个过程本身所不能创造的。减少农民和农民的就业状态有直接的关联。

  农民的就业状态决定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农民就业状态与中国的改革发展紧密相连,与扩大消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等当前的重大问题都有内在的关联性。中国的特殊性很大程度上是由极其庞大的农民群体来构建的,无论作为生产要素,还是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群体,对我国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是左右中国前进步伐的主要力量。

  1. 扩大内需战略的实现依赖于农民。有一个人大代表算过这样一笔账:全国农村按照2.5亿户农民计算,如果每户一台电视机、一台洗衣机、一台电冰箱,农村家用电器市场就有6250万台彩电、15675万台洗衣机和20550万台电冰箱。问题是农民有这种需求,但缺乏现实购买力。

  2. 缩小分配差距,重点在农民。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断拉大。如果没有农民就业状态的改善,那收入分配差距将永远也不会缩小。

  3. 粮食安全也系于农民。保证一定的粮食供应,决定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很多,如土地、农业技术、资金、规模化等等,但更重要的是决定于农民的这种能力最终体现在就业能力上,包括对农业自身的认识能力、农业科技的使用能力、农业生产过程不同工种和岗位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在土地上就业的农民和在工厂就业的产业工人相比,需要更为复杂的就业能力,否则就不适应在农业部门就业。大工业的高度专业化,使就业者只需要有限的知识就能胜任,而在农业部门就业需要掌握气候、土地、肥料、育种、田间管理、病虫害、产品保存、市场行情等各方面的知识。要促进农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分业,提高农业的专业化协作水平,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并在这个基础上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提程式农民的就业能力是前提条件。

  4. 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其最大的约束是农民。进入工业化后期,增长方式的转换对劳动大军的要求会大大提高。在这个阶段,如果农民就业状态得不到改善,只会产生如下公共风险:要么使大量剩余劳动力不能被吸纳到工业部门就业,要么使后期工业化的升级受阻。增长方式的转换将无法实现。从现实情况看,出现后一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难以转换,与规模庞大的农民群体的就业状态密切相关。

  与工业化相伴随,城镇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城镇化要占用土地资源。土地是农民就业的基本保障,城镇化的推进势必会与依赖于土地而就业的农民发生冲突,除非这些农民能顺利地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现在存在大量失地农民处于无业状态,虽然给予了一定的补偿金,但城镇化剥夺了这些农民的就业权,矛盾依然存在。这样的城镇化过程会激发严重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

  工业化、城镇化都离不开市场化。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就是要逐步扫除市场发挥作用的各种制度障碍。但制约障碍的扫除替代不了市场本身的发育过程,更替代不了市场主体的成熟过程。

  我国庞大的农民群体并未完全进入市场,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农民对市场的依赖程度并不高。不平等的就业环境、低下的就业能力和有限的就业机会,使农民无法参与市场竞争。

  改善农民就业状态既是当前的任务,也是长期的目标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和新农村建设的实施都应当围绕改善农民就业状态来做文章,只有聚焦到这个问题上来,农民才能真正进入国民经济循环,不再被边缘化;农民的各项权利才能真正得到维护,没有就业权,其他权利都失去了基础。改善农民就业状态,既是我们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各项政策共同的长期目标。

  就短期来说,最重要的是缓解这三类农民就业不平等状况,同时加强对现有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从整体看,农民就业处于极不平等的状态,这需要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和扩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来逐步解决。

  从中期来看,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是重点。在近5亿的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87%,其中7%基本不识字。面对这种状态,要在短期内把现有农民训练成高素质的劳动大军是不现实的。因此,全面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应是一个中期目标。

  从远期来看,农民向市民的转化是关键。在目前全国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吸纳了65%,浙江、江苏和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农村的工业化不仅吸纳了当地的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而且也为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就业提供了大量机会。因此,农民向市民转化,需要打开城门,为农民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如果说,“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改善农民就业状态,则是“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财政部
财科所:刘尚希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