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大学生就业困境与菲利普斯曲线失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 09:02 中国经济时报

  ■经济随笔■彭小兵

  近期一些事件较为引人注目,其中一个是2006年5月2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10.3%,比原先公布的初步核算数据提高了0.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均超过10%,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9%,居住价格上涨5%;而几乎同时,国家教育部学生司负责人却要求大学生应定位为所谓
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要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时应当忘记自己是大学生,要像没有读过大学的人一样有工作就干,不要挑剔工种、工作地点和工资待遇。一边是大学毕业生(研究生、本科生)就业困难,“零起薪”求职等消息不断见诸报端,失业率高居不下,另一边是经济高速增长,价格持续上涨,菲利普斯曲线严重失灵。为什么会这样?政府应该如何作为呢?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甚至零薪酬应聘等现象,既是社会经济的非理性表现,也折射着当前就业困难的实际状况。从长期来看,“零起薪”就业现象可能引发教育和社会危机。

  根据分析,当前城镇登记失业率、加上至今还没有工作的大量下岗职工以及国有企业还需要减员的多余职工即隐性失业的部分,中国城镇的失业率很高,甚至可能高得出乎人们的想象。另外,我国农村还有上亿人的多余劳动力亟待就业,城镇每年也有1000万左右新增劳动力必须安置就业。

  中国的失业率首先表现在青年失业率上。2005年由全国青联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联合公布的《中国首次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15岁至29岁的中国青年总体失业率为9%,高于中国目前6.1%左右的社会平均失业率。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青年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

  1957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英国近百年的资料,画出了一条通货膨胀与失业关系之间的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据此指导宏观经济政策,以紧缩或扩张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可以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接受的水平之内。

  2004年以来我国的物价指数呈上升趋势,到目前为止通货膨胀压力尚未得到完全缓解。从理论上讲,近期应该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景气阶段。然而现实的情况恰好相反,就业与再就业问题解决得仍然不理想,大学生难就业,月薪期望也降低,即便中高级人才自降身价也有很多人找不到工作。

  货币主义认为,如果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超过了实际的通货膨胀,结果菲利普斯曲线不仅不会向右下方倾斜,也有可能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时,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仅不会有交替关系,而且是二者并存。按照货币主义观点,中国当前失业和经济高速增长、物价指数持续上涨并存的现实可能表明人们所预期或我们所宣称的经济增长并没有真正实现。或许这就是菲利普斯曲线扭曲的原因所在。

  菲利普斯曲线为何会失灵?一方面是因为政府的金融调控手段滞后(顾一冰,2005)。由于资金成本过低,可以靠大量的资本、自然资源来支撑钢铁、水泥等资本密集型的重

化工业发展。利率长期扭曲给人们的信号是:既然厂商能够得到便宜的资金,为何不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重化工”行业、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来继续所谓的“赶超战略”?它必然产生重资金轻劳动力甚至出现裁员的后果。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处于就业状态的人尤其是拥有各层次权势的人排斥的结果,因为竞争的规则并不公平,相当多优秀的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找不到工作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此外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即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庞大对就业造成了巨大压力,大学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陡然增大。由于青年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在劳动力市场上短期竞争力不强,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以及国内能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企业及其老板普遍目光短视的情况下,青年就业问题愈发突出,表现为高于平均水平的失业率。这也正是为何技校职校生反而比普通高校毕业生好找工作的原因。

  其实,对于就业人口数量如此庞大的中国来说,应该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而不是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盲目且毫无来由的扩招。若果真如此,那么,即便这个社会确实已经人为出现了功利性社会阶层分割,大学生也不会定位为所谓的普通劳动者。

  就业是富民之本、安国之策。解决好就业问题,关系到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寄望政府能够在宏微观领域审时度势,加速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同时将财政资金有效地运用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权制度的改革提供保障。为此:

  首先,必须规范垄断性行业行为,尤其要降低垄断行业企业及部门(包括政府

公务员)的工资率,制定垄断行业部门及政府公务员工资上限。这不仅是增加就业的措施,也有利于垄断企业降低成本从而增加利润、减少政府官僚机构的庞大开支,促进投资。

  其次,大力实行收入再分配,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从整体上刺激社会总需求。譬如,提高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征收高额所得税、遗产税,并将新增税收进行转移支付,给予低收入家庭以增加社会福利,大力发展公共服务部门。

  再次,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加大对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对普通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大学及研究生教育加大支持主要体现在,加大对研究与开发、自主技术创新等的资助或直接投资,而不是简单的数量规模上的扩张。如此,才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充分就业,实现“双赢”。

  (作者为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教师、价值中国网专栏作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