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唐朝交通规则”讲述了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 07:39 中国质量新闻网

  当汽车把内地城市塞得像一只只“罐头”,大草原上吹来一阵凉爽的风——内蒙古考古专家日前突发“清新”之语:我国唐代就已出现“交通规则”。原来,一千多年以前,契丹游牧民族在今内蒙古赤峰草原建立辽朝,他们向唐朝文化学习,也在草原交通要道上立下交通规则石碑。考古学家数年前在巴林右旗沙布尔台苏木发现了一块辽代的交通规则石碑。其上刻有四句规则:“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碑上还刻有“仪制令”三字。仪制即礼仪制度,令即命
令,它告诫人们此碑是根据礼仪制度而下达的命令,带有法规的强制性。

  遥想盛唐年间,连草原上的契丹都为“交规”立了碑,繁华得一塌糊涂的长安该是个什么模样?我们有理由骄傲:中国既是文明古国,也是交通大国。先民一定有本事把市区交通管理得井然有序。不然的话,自古以来道路为何统称“马路”?让我们展开想像的翅膀:首都的大街小巷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当时,主要交通工具为马车和手推车,以及大量骑马、骑驴代步者,就像今日道路上跑着的汽车和

摩托车吧?蓦地,飞驰的马车撞倒一位老妪,现场一片混乱。这时,主管交通的官员——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交警”迅速到场。由于血的教训太多了,主管部门认识到:如果不立规矩,整座城市将陷入瘫痪。于是,经过严密磋商,一整套“交通规则”出台,并在驿道和车马稠密区立了石碑,并告诫市民谨慎遵守,不得违反。只可惜,我们无法看到原版的“交通规则”了,只能依据现有的契丹“交规”逐条予以解释。第一句,“贱避贵”。好理解,平民百姓遇到达官贵人,要立即让路。如今,某些特权车、军车和霸王车,大约都是这一条的坚定拥趸。很令人遗憾,有时,优良传统没人理睬,封建糟粕反倒继承。第二句“少避长”。年轻人礼让长者,符合尊老爱幼的民族传统。第三句“轻避重”,会车时,空车礼让重载车辆,无疑能够提高安全系数。第四句“去避来”,这句也容易理解,出去的车要礼让进来的车。四句规则,突出一个“避”字。避者,让也。安全礼让的结果,自然道路通畅,关系融洽,这些完全符合当今的交通科学管理宗旨。先贤的远见以及伟大,由此可见一斑。外国记者批评国内交通的文章已经不少,但给我造成不小刺激的要数美国《新闻周刊》的这篇文章。据调查,中国
车祸
数量占世界总量的20%。考虑到中国有13亿人口,或许这并不让人感到太惊讶,但是中国人还创造了另一个纪录:每辆车发生车祸的比率是美国的16倍。作者还总结道:在中国开车既危险又刺激。他的形容使人联想到游乐场的“疯狂老鼠”和“碰碰车”。其实,无论洋人还是同胞,大家都明白:中国车和外国车并无太大差别,主要是我们的司机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如果要问,现阶段司机素质应该提高到何种水准?依我看,先赶上唐朝再说。各位,由车马大国跻身汽车大国,可能时间过于短促,大家还需要调整“时差”。但是,任何调整都不能以每年失去10万鲜活生命为代价。无论开车,还是走路,都应既遵从祖宗之法,又合乎现代法规,真正实现马路上的“礼仪之邦”。这样才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同胞啊。

作者:林 鸣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