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解读]面对农机化带来的新问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 05:22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以产粮为主的黄梅县濯港镇,去年机耕、机收率分别达到85%和78%,也就是说,除了一些零星的、不便使用农机的田块外,耕作和收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在农机化的背后,这个镇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首先是劳动力转移问题。该镇有3.6万劳力,前些年,外出打工的有2万多人,在家种田和从事多种经营的有1万多人。这
些留守劳力,大都是年纪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他们除年纪较大、无一技之长等原因不能外出打工外,家中的几亩田地,也捆住了他们的手脚。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这部分过去不想外出、不能外出的农民面临“失业”挑战。

  近年来,濯港镇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变过去家家种田为部分人家种田,将左邻右舍或是亲友的田地由一家代耕代种和管理,使一部分劳力从田地里“跳”出来,有的举家外出打工经商。随着土地的适度集中,目前,全镇经营面积在20亩以上的有1500多户。该镇还通过典型宣传,引导不能外出的农家妇女转产转业,向养殖业发展;组织靠近城镇的劳力到砖厂、粮油加工厂等企业打短工,使这些难以转移的劳力离土不离乡。

  濯港镇农民最先接受的是耕整机,后来是收割机,“两机”普及较早较快;而与其形成反差的是机械插秧,去年为零。机耕、机插、机收链条少了一个环节,一是影响农业机械化的整体水平;二是影响外出打工劳力,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农忙时节还得回乡抢插。

  在农机化推广过程中,其实农民感到劳动强度最大的是插秧,而插秧机械难以普及,其原因主要是农民对机插的“信任度”不高;再就是插秧机的价格过高,技术难以掌握。今年春上,镇里在上级农机部门支持下,通过现场示范等形式,推广机械插秧;通过特殊价格补贴政策,鼓励农民购买插秧机械。今春,全镇早稻机插面积就达4300亩,占早稻播种面积的13%。今后几年,该镇把农机推广重点放在机械插秧上,解决机插“短腿”这个普遍问题,使农机作业相互配套。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生产也出现了一些薄弱环节。就拿防虫治病来说,过去这些技术活都是青壮年劳力干,而现在这些人大都外出打工,在家的老弱劳力干喷洒农药这些农活,除技术跟不上外,再就是身体吃不消。去年,该镇部分村组因防虫治病不及时导致粮食减产,部分农户减收。今年,该镇在县农业部门和龙头企业奎舟粮油公司的扶持下,一次购买了18台机动喷雾器,组织机防专班,为农民提供专业化服务。(记者、张兴旺、通讯员、陈健雄)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