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高考经济中的灰色产业链 商家获暴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 07:55 经济参考报

  2006年全国将有约950万考生参加高考。业内人士预计,即使按照每位考生支出100多元的平均水平计算,直接产生的效益就有上10亿元。但与直接支出相比,更需要警惕的是背后隐藏的“灰色产业链”。

  “黄金月”项目包括保健品、营养品、辅导书、电子教材、作弊工具、宾馆酒店……从5月至6月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策划得法的商家能够在莘莘学子的“冲刺阶段”获得高
额利润。

  比如,电子教材销售定位转向低消费群体。5月开始后,这部分学生家长省吃俭用为孩子购买电子教材,销售额上升一倍以上的电子教材成功就在于此。

  作弊工具是不折不扣的“灰色工具”,“荧光笔”“纽扣对讲机”“微型词典”……尽管到时候99%不可能携带进入考场,但这部分产品绝对是暴利。

  宾馆酒店要大打“

状元房”“状元楼”品牌,给学生家长心理安慰。“三元及第”是最好的推销口号,普通房打出这个旗号,要比平时贵3倍至5倍的价格,而且有价无房。

  记者在广西、江苏、湖北三地分别对20位应届考生进行了随机采访,尽管不少考生最初表示并不清楚参加考试的开销,但真正详细算起来,包括前期准备、日常生活、营养调节等,参加高考的花费还真不少,尤其是城市学生,基本上不低于1000元。

  家境不是太好的广西应届考生黄晓宁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尽管进入高中每年只要千把块钱的学费,但各种考试资料加在一起,就要花掉400元至500元,这些资料多是在4月至5月间拿到手的。考试前父母省吃俭用购买的营养品,也要300元至400元,再加上考试报名费、体检费,最少也要消费1000元。

  接受记者采访的莘莘学子均对家长们购买多种营养品、

保健品表示“难以承受”。湖北鄂州考生刘媛心有余悸地说:“真害怕母亲叫我吃营养品,其实我一点也不觉得营养不良。”

  “别以为这些东西都是花家长的钱,其实不少都是通过单位报销的方式来冲销账目的。”南京某保健品公司销售经理余建军向记者坦陈了“高考经济”的奥妙。

  身为柳州人的余建军多年在南京从事保健品营销。这些年保健品市场相对低迷,但5月至6月间却是不折不扣的“销售旺季”。不少学生家长纷纷购买包括“铁皮枫”“印尼血燕”在内的高档营养品,给临考的孩子补充营养。

  余建军说:“每到五六月份,百分之八九十的购买者明确表示是给要考试的孩子购买的,近80%的购买者要求提供办公用品、餐饮、接待的发票,理由是单位有这方面的开支。”他估算,每年从他手上销售出去的保健品,有一半以上是通过“灰色收入”来消费的。

   新华社记者 何丰伦 戴劲松 王骏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9,5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