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友情提醒:过度装修易造成“累积污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 09:21 石家庄日报

  本报讯(记者许跃彬)6月5日,是第35个世界环境日,今年6月还成为全国第一个室内环境保护宣传月。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现代化家电与办公器材,新型建筑材料、装修、装饰材料的运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市广大消费者对环保装修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记者在我市怀特家装市场采访中发现,无论是前来选购家装材料,还是想请装饰公司装修的居民,
无不对“环保”家装情有独钟。然而,有关人士提醒说,“绿色建材”和“环保材料”并非没有污染,而是指它们的污染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如果过度装修,同样会因为污染物的微量积累造成超标。

  

装修过度“绿色”变成污染

  在我市怀特

家装市场,许多店铺都写有“绿色地板”、“环保涂料”等字样的牌子。一位店主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这些环保建材很受欢迎。如果不标明环保字样,就很少有人问津。”

  市民李小姐告诉记者:“我买地板,主要就看

甲醛释放量,虽然我这地板比一般强化地板贵一点,但是为了家人的健康,值。”然而当记者追问她甲醛的危害有什么,用这么多地板怕不怕甲醛会超标时,李小姐却说不出所以然。

  据位于省质监局院内的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刘亮介绍,甲醛是最大的“室内杀手”,超标10倍就可导致儿童白血病。而据近日由中国环境学会室内环境分会召开的“甲醛离儿童白血病到底有多远”专题研讨会披露,如果家庭室内空气甲醛浓度超过这个水平(≥1.0mg/m3),就容易导致人体细胞突变和儿童白血病。

  刘亮介绍说,进入甲醛超标的房间,会感觉到皮肤和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可使人眼部干涩、流泪、视力模糊、咽喉不适、皮肤瘙痒等症状,其中由于儿童和孕妇身体抵抗力弱,且长期待在家中,成为室内空气污染的严重受害者。

  据了解,甲醛、苯等有毒气体是装修污染中的主要顽敌,持续释放时间可达3-15年之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长期隐患。

  2005年上半年,市环境监测中心对全市100多个已装修的家庭和单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发现室内空气污染物超标率达到92%以上。刘亮向记者介绍了该中心检测的对比情况。2004年,该中心对石家庄市内101户家庭进行了实地免费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二的居民家庭中,空气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大部分为甲醛污染,超标浓度从1到8倍不等,其中有户居民最高超出国家标准将近10倍。去年,该中心又对我市部分居民“绿色家装”进行检测,房屋空气检测合格率为80%左右,但仍有部分居民家庭污染超标。

  为何“绿色家装”也存在污染呢?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乔炜副主任这样解释,甲醛主要来自于人造板、复合木地板及各种胶粘剂等。根据近年来的实测表明,虽然一些家庭装修使用的是合格建材,但仍有60%左右的家居甲醛超标。分析甲醛的来源,过度装修、微量散发积累造成超标是主要原因。现在很多建材都标称是“绿色建材”、“环保材料”,没有任何污染。其实,“绿色建材”和“环保材料”本身并不是说没有污染,而是指它们的污染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如同杯子里的水一样,每个杯子里都有一点水,如果将这些杯子里的水倒在一个杯子里,杯子里的水就会溢出!这就是常说的污染物的累加效应。

  家装要环保简单最重要

  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刘亮表示,目前,对于市场上治理甲醛超标的方法有很多种,有甲醛封闭、活性碳吸附、光触媒分解、湿法处理与分子络合锁定技术等等。但由于甲醛污染的来源多样、微量积累、长期持久的特点,很多治理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概念混乱。尤其是在处理量和处理效果上,短期可能有效,但长期效果还有待研究。

  乔炜副主任告诫大家,在家庭装修中,不要以为使用了环保建材便高枕无忧。一定要在使用量上把好关,环保建材也不能过度使用,应该提倡简单装修。同时,大家要改变那种先装修,后治理的老路子,最好是树立“轻装修,重装饰”的观念。

  乔炜提醒市民说,当前,有装修需求的居民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预防,首先就是在装修时注意选择环保建材,把好健康家庭第一关。第二就是注意多开窗,多通风,尽量减少家庭内有害气体的聚集量,不管你是否使用了环保建材。第三,居室里要多养一些对有害气体具有吸附作用的花草,如芦荟、吊兰等。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