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针砭明代特务政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 08:51 中国经济时报

  ■伍立杨

  丁易著有长篇小说《过渡》、中篇小说《雏莺》、论著《明代特务政治》、《中国现代文学史略》、《中国文学与中国社会》等。就其短暂一生而言,也可谓著述甚丰了。

  抗战期间,丁易辗转西南西北各大学教书。他的学术著作中,影响较大的是《明代
特务政治》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略》。《明代特务政治》就其学术用心来说,还是杂文式的针砭时弊,历史资料比较直接的用来批判社会现实。

  丁易这本书,写于1940年代。在他当时,其同人也视为痛苦的绝叫,盖以社会的沸腾混乱业已达于极点,知识分子幕燕釜鱼,前途茫茫,因而发愤著书,意在影射,良有以也。

  当年他主要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就当时情形而言,确有开创之功。这本四十万言的专题大书,编织梳理史料的工夫强大得像重型部队,但他的深入还不是一种深化,即深而未化。较之两位比他小几岁的史学家黄仁宇、唐德刚,论一番分析综合的功夫他不及黄氏,而贯通、提领波澜起伏大开大阖的笔力又远逊唐德刚。缺乏唐氏那种抽丝剥茧地将史实铺陈的能力,自然就没有在此基础上据以点醒的精到判断。

  他过细的细部放大而未能综合摄取,好像一支部队,辎重已经一线宏阔摆开,而兵员却尚稀松游离,故不大平衡,而显散漫。亦好比布防失措,当然会引出一连串问题来。

  当然,他的著作写于板荡混乱的战争时期,环境掣肘非人力可抗。概言之,有搭架子的开创之功,仿佛建筑之平地基、起规模,有成型的屋宇可用。观黄仁宇的史论涉及明史的部分,似乎有是过于相信自己的概括综合能力,也漏掉了某些特殊而重要的细节,而令学术水准略打折扣。

  至于其杂文集《丁易杂文》,则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闪展腾挪,身手十分敏捷。看来他在短制和长构方面的力量运用的差别,是相当明显的。

  丁先生的《明代特务政治》运用明史的部分最多。较之谢国桢等人的著作,他的史料的开阔面不及。相当多的个人别集、笔记未见道及,影响到可以征信的深度;所以在其到手的资料上就不免过分放大,仿佛像素不够,则图象也就不免虚幻之虞,缺乏举重若轻的膂力。

  在那纠葛重重的乱世,丁先生意在求取人生的自由和尊严,所以一鼓作气搭建渲染成此,寄托他的微意。他的人生过早地谢幕了,他未能像他所期待的轻身上路,但他更没有料到他的挚友们,会在他走后二十余年堕入十八层地狱,佛也救不得。他那时的知识分子蹭蹬坎坷但精神上还不至潦倒澌灭,他没有预见日后的悲剧,他打击专制,但不能想象极权,因为他毕竟还不是奥威尔。

  1943年秋从兰州赴蜀前,他写了一首七律,其感叹读之使人心悸:

  南北东西笑孔丘,枣花香里买归舟。

  牌楼今已看三易,蜗角何期竟两秋!

  狂态自知难偶俗,豪情犹复哂封侯。

  书成廿卷千毫秃,纵使名山也白头。

  诗中感叹沉甸甸的感觉久之不去。丁公1953年谢世,年仅四十一岁。生活的折磨良堪浩叹。此也未始非福。倘若假以时日,至1957年1967年……风雪满头的滋味不知何以自处。他的至交陈白尘先生后来果然写有牛棚日记。智识者所受控制,与丁先生写书时不可同日而语,其全面性深透性也不是早逝的丁先生所能想象其万一。悬想当其友朋陆续返回九泉之下,告以实况,丁先生闻讯,不知会有何等的浩叹?可以推测的是像祥林嫂一样,她所受种种折磨令她呜咽悲鸣,到了阿毛不见之际,却只有痛绝无语唯剩木然了。

  对社会而言,送走了伤风感冒,迎来四凶制造的肿瘤癌症,这是他和他那一代人始料未及的。衬以矛盾的连环套,来看他的著书心境,道一声可怜可哀又怎生了得。

  (《明代特务政治》 中外出版社1950年初版 群众出版社1983年版 中华书局2006年1月新版)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