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年初开始,工行在不断加速有关上市的各项进程。自6月始,工行总行层面的组织机构改革将全面铺开。此后,其分支机构将根据总行的机构改革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行”)股改上市进程正在进入重要的收关阶段。
工行新闻发言人5月31日宣布,自6月始,工行总行层面的组织机构改革将全面铺开
。
《财经时报》获悉,事实上,工行总行从去年开始,即已酝酿组织机构改革方案,方案几经论证,反复权衡,现已经工行董事会审议通过,并准备在6月付诸实施。
据了解,工行总行此次的组织机构改革主要涉及对公业务、财务资金和资金交易等三个模块的调整。
在银行业内看来,工行此次大规模进行组织机构改革,是其股改进一步深入的体现。此番进行的经营管理层组织机构改造,意在清晰界定各机构职能,明确划分权力。这对于工行完善公司治理和提高组织运行效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上市冲刺
2005年,工行改制并成立了股份公司。因此,业界将2005年戏称为工行“改制年”。相较而言,2006年是工行的“上市年”。
从今年年初开始,工行在不断加速有关上市的各项进程。目前,工行庞大的上市承销团队已经确定,相关上市准备亦在紧锣密鼓进行。
据工总行内部人士透露,此次工总行组织架构调整,主要是根据客户和管理,以及业务流程的需要进行。
《财经时报》获悉,改革后,将新组建公司业务一部、公司业务二部、结算与现金管理部、授信业务部、信用审批部、风险管理部、资产负债管理部、财务会计部、运行管理部和金融市场部。
同时,将调整机构业务部、信贷管理部、投资银行部和国际业务部职能,撤销原来的公司业务部、信贷评估部、资产风险管理部、消费信贷管理部、资金营运部、计划财务部和会计结算部。
改革后,工行总行一级机构的数目略有增加,部室由原来的31个增加到34个。但经过梳理和整合,二级机构的数目将减少4个,人员编制和管理人员的数量与改革前大体持平。
解构新改革
可以看出,工行此次组织机构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加强了营销职能部门的设置。
其分层次、分类别营销的意图清晰可见。
以对公业务部门的设置为例,按照客户类别和客户对相关服务的需要,工行新组建了四个部门。即:公司业务一部负责大客户营销;公司业务二部负责除大客户外的其他公司有贷户的营销;结算与现金管理部负责无贷类公司客户的营销服务及结算产品的设计推广;机构业务部则负责包括金融机构、政府、军队、中介以及其他非法人性质的机构客户营销。
银行业专家强调,上述部门设置的背后,暗含工行新的对公营销机构布局,在客户服务方面更具针对性。
此次改革的另一特点是高度强化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集中全面管理和前中后台业务有效分离的原则,工行此次专门新组建了风险管理部,负责全行的全面风险管理。并按照信贷业务管理流程,重组了授信业务部、信用审批部和信贷管理部。
据工总行内部人士介绍,授信业务部将主要负责各类客户的评级、授信、项目评估和押品价值评估;信用审批部主要负责信用审查审批;信贷管理部主要负责全行信用风险管理、信贷监督检查和行业区域分析。
通过对工行信贷业务部门的设置可见,其风险管理既集中又细化,完善了风险管理的制衡机制,实现了业务风险管理与职能风险管理相分离。
《财经时报》注意到,工行对财务资金部门的改造,主要突出专业化、集约化,力求有效节约成本,强化风险控制,提高创新能力。
在这次机构改革中,工行新组建资产负债管理部,集中管理全行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市场风险、价格等,目的在于形成一个具有较强灵活性和应变力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加强对资本的管理与配置,构建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经济资本配置机制。
分支机构改革无统一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从工行此次的机构改革布局中,还可看出其通过机构设置和职能调整,促进业务和收益转型的企图。
目前,工行已专门将原来资金营运部的人民币资金交易职能与国际业务部的外汇资金交易职能进行整合,新组建了金融市场部,负责工行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进行本外币资金的投、融资运作与交易管理。
这意味着,工行已经建立起统一的、覆盖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资金交易平台,可以更有效地对本外币资金业务资源与布局进行合理调配组合,提高本外币资金使用效率与盈利能力。
此举对拥有大量富裕资金的工行来说,意义重大。
据工行新闻发言人透露,工行总行层面的机构改革6月完成后,下一步,其分支机构将根据总行的机构改革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在发言人看来,分支机构改革,最重要的是结合当地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分支机构改革没有统一模式,总行也不对分行机构设置进行硬性要求。 (欣闻)
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