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何以成功上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3日 09:55 经济参考报 | |||||||||
众所瞩目的中国银行香港上市,在港股近期反复震荡的情况下,仍取得巨大成功。中国银行上市首日逆市而升,以3.4港元收盘,比发行价上涨15.3%,成交额高达200.6亿港元。 中国银行此次上市,共募集资金754.27亿港元,打破2000年美国电讯业巨头AT&T无线业务上市纪录,是6年来全球最大宗集资活动,也是亚洲历来最大宗集资额,成为国际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大、最成功的发行上市项目之一。
看好中国经济投资中国银行 一个企业上市成功,离不开投资者的认同与追捧。中行自今年5月初路演、招股以来,投资者反响热烈。逾百万散户认购了中国银行的股票,打破香港新股招股纪录。中行公开发售取得76倍的认购,冻结资金近3000亿港元,国际配售亦取得20倍的认购。 国际投资者为何对中国银行表现出如此巨大的热情? “中国银行成功发行上市,充分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期繁荣和改革开放充满信心,也充分反映投资者对中国银行百年品牌的认同。”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在上市仪式上的这番话,可谓一语中的。 中国经济连续20多年的高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今年一季度,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幅达10.2%,增长势头依然强劲。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中国银行业的有力支撑。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4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构成了中国金融业的主体,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统计显示,这4家银行约吸收了中国63%的居民储蓄,承担着全社会80%的支付结算服务,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50%,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供应者。 近些年,随着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深入,一些外资银行抢占先机,纷纷入股中资银行,且多有不俗的回报。 英国BBC广播公司在报道中曾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广阔前景,使中国银行上市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中国的银行业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受益者,投资中国银行业,能分享中国宏观经济改革的成果,这已基本成为国际投资者的共识。 “百年老店”再造生机 为了深化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并顺利在海外上市,中国银行近年来大刀阔斧地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进一步增强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银行这个百年品牌的认同。 2003年12月,中国政府向中国银行注资225亿美元,中国银行随后进行了大规模财务重组; 2004年6月底,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基本结束,并基本形成比较健康的财务基础,不良贷款率从年初的16.29%下降到6月末的5.46%; 2004年8月,中国银行宣布改建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完整承继中国银行的资产、负债和所有业务,汇金公司作为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 与此同时,中行进行了以资本充足率管理制约资产业务发展为中心的改革,实行不良贷款的实际拨备制;在董事会下设风险政策委员会,负责审定重大风险管理; 2005年,中国银行成功引进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公司、瑞银集团等海外战略投资者,出售25%的银行股权。 紧锣密鼓的改革措施,使中国银行这个具有百年发展历史的“老店”焕发出新的生机,资产质量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银行向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迈出了新的一步。今年一季度,中行实现税前利润191.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50.57亿元,增幅为35.8%。截至今年3月末,中行本外币授信不良率为4.67%,较年初下降0.42个百分点。 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中国银行在香港上市,是香港资本市场的一次盛宴。上市首日,中国银行就刷新多项纪录:成交额高达200.6亿港元,带动港股全日成交540亿港元,为港股有史以来第三大成交额;交易宗数占市场总交易宗数的1/3。 港交所主席夏佳理说,中国银行成功在香港上市,进一步提升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反映香港市场是一个理想的集资平台,同时,显示香港监管机构具有透明度、公开及公平的机制。 香港证券界人士认为,中国银行成功在香港上市,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内地银行陆续赴港上市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同时进一步引发中资股在港上市的“群聚效应”,增强了香港股市与内地经济发展的联动性。 本报记者:王悦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