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 > 正文
 

为什么倒霉的总是自行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2日 08:02 中国质量报

  尽管汽车“闯”进我们的生活,但中国依旧保持着“自行车大国”的头衔。由于自行车拥有物美价廉、实用便捷以及无污染、无能耗等优点,至今仍被广大消费者“评为”最喜爱的交通工具——假如有这项活动的话。

  不能否认,自行车同时又在扮演着一个“倒霉蛋”的角色。为什么?首先,在所有被窃物品中,自行车的丢失率最高,而“破案率”最低。我的邻居张
老师,近日在楼道里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谁偷我的车谁就下地狱!”是谁逼文化人说粗口的?答案是贼。截至上周六为止,他家共丢了8辆。如今,家里不丢几辆车,简直不能算城里人。然而,警方似乎对自行车丢失的现象无动于衷。只有严打时,才动手抓几个蟊贼凑数。据说偷车贼也传出一个内部口号,叫做“偷车不算偷”。这很有点儿接近孔乙己的名言——“偷书不能算偷”的意境了。治安状况的不佳,给自行车车主带来无穷的麻烦。

  再说,自行车质量亦不容乐观。就在这个五一节前,上海市质监部门抽查的18种低价位自行车中,九成多不合格。其中沃尔玛销售的聚宝王牌劣质车榜上有名。据悉,抽查的18种售价在117元~250元的低价位自行车,经检测有17种不合格,不合格率高达94.4%,7种质量问题严重的低价自行车被曝光。本次抽查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把立管静负荷、链条拉断力、鞍座调节夹紧强度、安全标记等项目不合格。报道称,本次抽查合格率如此之低,主要是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一些企业以牺牲质量来争夺市场。据专家介绍,一辆自行车由几百个零部件组成,而低价位自行车的利润一般仅为5元~10元。企业为赚取更大利润,往往采用质量低劣的零部件,结果造成低价位自行车的质量难以保证。

  最后,专家的忠告很无奈:千万不要买低价自行车。

  在马路上,自行车肇事的案例屡见不鲜。有遇到紧急情况捏不住闸的,有骑着骑着车子散架的,还有什么轮胎跑气、螺丝自动滑落的。近日,北京一位老汉骑车撞死一位女青年,死者家属索赔数十万元。这里面是否存在产品质量问题,还有待鉴定结论。在许多人眼中,比起汽车来,自行车只能屈尊“低技术产品”。但是,低价不能低质。由于自行车天天上路,如果再紧急状态下发生故障,很有可能导致人命关天的惨剧。所以,确保刹车距离、轮胎结实、车子不散架等都应是起码的质量要求。近日我逛超市时,发现一辆崭新的男车仅售99元,而且卖得挺火。由于听从了专家忠告,我没敢掏钱买。那些买了车的顾客,今后很有可能就是一名“马路杀手”。

  “捍卫”自行车大国的地位,需要两种“保驾”举措:一是质量——确保车子牢靠结实,不出事故;二是安全——安全的使用和行驶环境。前者需要拜托制造商,后者则寄希望于人民警察,包括治安警和交通警。然而,目前的情景依旧令人泄气。汽车一旦失窃,警方会立即介入。某个品牌的汽车出了毛病,也有相应的召回制度。可是,当老百姓的自行车出麻烦时,“有关方面”却很少亮出积极动作。唉,我不禁要问:和四个轱辘的汽车相比,为什么倒霉的总是自行车?

作者:小 卫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