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袁蓉君报道上周,全球市场的急剧波动,引发了新兴市场基金两年来规模最大的资本流出。外资在大规模流入之后的撤离给新兴市场金融稳定所带来的风险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根据世界银行5月30日发表的2006年《全球发展金融》年度报告,2005年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私人资本净流量达到破纪录的4910亿美元,驱动因素是私有化、企业并购、外债再融资,以及投资者对亚洲和拉美地区本币证券市场的强烈兴趣。
尽管油价高企、全球利率上调、全球国际收支不平衡日益严重形成了种种不确定性,但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私人资本流量仍然出现急剧上升。据世界银行估计,2005年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私人资本增加到了1920亿美元,比2003年的850亿美元大幅增加,驱动因素是全球流动性宽裕、发展中国家信贷质量稳步改善、发达国家收益率降低,以及投资者对新兴市场资产的兴趣增加。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债券利差降至历史最低,信用等级获得上调,使他们2005年的债券融资额达到破纪录的1310亿美元,在2004年1020亿美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
近期特别是上周市场的大幅度下跌,已使得投资者对新兴市场越来越感到不安。“就使这些国家获得发展本国市场的时间而言,目前这个时刻相当关键,”报告的第一作者曼苏尔·戴拉米表示,“许多发展中经济体,一半融入了全球金融体系,另一半却还在这一体系之外,目前它们处于半开放、半封闭的状态。”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副行长弗朗索瓦·布吉尼翁说,资本流量增加反映出很多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增强。不过,全球金融进一步趋向一体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何保持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构成了难以应付的挑战。
私人资本剧增反映出中低收入国家2005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据估计GDP增长率达到6.4%,主要因素是中国和印度两国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9.9%和8%。除去这两个国家,其他进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率为4.3%,比2004年的5.7%有所下降。非洲、亚洲和东欧地区的增长率预计到2008年都会保持在5%以上,拉美地区接近4%。
世行全球发展趋势小组的负责人汉斯·蒂莫说:“油价高企,利率上调,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预计将在未来两年制约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集中地区的增长,不过这些地区的增速预计仍会超过高收入经济体。虽然发展中国家从整体上经常项目赤字接近平衡,但石油进口国的赤字大幅增加,反映出油价上涨的影响以及部分国家的快速增长缺乏可持续性。”
资本流动急剧增加也反映出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流量上升和金融一体化。南南贸易额在2004年增至5620亿美元,比1995年的2220亿美元大幅增加,2004年南南贸易额占发展中国家贸易总额的26%。南南之间的外国直接投资也在上升,2003年达到470亿美元,而1995年为140亿美元,2003年南南之间的外国直接投资占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37%。
编写《全球发展金融》报告的世行发展预测局局长尤里·达杜什说:“虽然这种良好的经济表现有好的政策支持,但也反映出良好的外部条件的影响,而这方面预期会趋向减弱。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业已用尽了盈余以及其他可用于吸收高油价的缓冲手段。因此,他们仍然很容易受到未来冲击的影响。这些冲击包括部分经济体出现经济过热,全球失衡问题的无序发展,全球石油供应突然中断,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其他商品价格下跌的可能性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