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评论:我们在矿井下建个“避难所”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31日 07:42 经济参考报

  针对山西大同市左云“5·18”特大透水事故,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要求:一查事故瞒报问题;二查事故原因;三查非法、违法行为的相关责任者;四查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李毅中的“四查”显示了中央治理矿难的决心。

  笔者以为,虽然李毅中的“四查”颇有威慑力,但仍属于事后措施,恐怕根治不了矿难发生。也许过不了多久,李局长又要怒发冲冠了。其实,事前的预防比事后措施更重要
。我们何不学学国外经验:在矿井下建紧急避难所。

  前一段时间,

澳大利亚发生了一次
矿难
,两个矿工的生命牵动了全澳大利亚人,结果他们在井下被困13天后被成功获救,原因是什么?因为在矿井千米深处有一个“二星级酒店”——一个长宽各1.2米的紧急避难所。另外一个例子就是今年1月发生在加拿大的一次矿难,该矿由于发生大火,70名矿工被困井下,万幸的是,由于矿井下早准备好许多紧急避难所,这些矿工们只需呆在避难所里就万事大吉了。这里有氧气、食物和水,至少可以维持36个小时。最后,六名救援人员从容不迫地把70名矿工全部救了上来。

  体制上和文化上的因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彻底改变的,但是安全生产的防护设施是可以在短期内解决的。为什么我们每一次矿难都会死这么多人?如果我们的矿井下也有个紧急避难所,再加上事故后全国人民为他们“提心吊胆”,以及全力救援,也许许多事故中矿工就只是在地下多住几个小时的“宾馆”而已,全国人民很快就可以松一口气。

  为了我们兄弟姐妹的安全,我们也在矿井下建个紧急避难所吧!


 叶雷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