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声音——05.30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 09:25 新京报

  “流动性的泛滥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而今年以来央行所采取的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非常谨慎,对抑制过剩流动性的作用也极为有限。因此,明确抑制过剩的流动性应该成为我国下一步宏观货币政策调整的基调。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央行的货币政策一方面应该表现为采取紧缩性的调控措施,对于流动性进行坚决对冲,另一方面则应该发展金融市场、资产市场,增强整个经济
体系对于流动性的吸纳能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5月27日参加“第二届宏观经济与金融衍生品年会”时作此表示。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日益成为全球商品价格的风向标,日益成为全球最大的买方和卖方市场。

  这不仅是极佳的投资机会,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风险,要求我们应同时建立风险转移管理机制即防御体系,建立新的国家的发展战略。要加快发展各类期货市场,参与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的形成过程,有效掌握大宗产品定价权,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具体而言,我们应当争取在全球贸易中间建立起‘低买高卖’的国家商业模型,改变以往‘低卖高买’的被动局面。”

  中国

证监会期货部主任杨迈军是在上海举行的“上海中期2006第二届宏观经济与金融衍生品年会”上说这番话的。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