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租房?买房?木友舫迷惑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9日 11:54 经济参考报

  在木友舫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家里就曾经想让木友舫在北京买房,但当时被他拒绝了。

  “家里出首付,自己负责月供”是木友舫家里当时提出的方案。据说这是时下里最流行的模式,甚至还被人衍生为非常“6+1”模式(夫妻及双方父母共六人供一套房)。但木友舫却明确表示要租房子住。

  木友舫的母亲有着中国绝大多数家长的朴素观念:租房要付月租,买房也要付月供,与其给他人付月租,不如给自己付月供,最后好歹还落个房子。

  

租房?买房?木友舫迷惑了
可木友舫倚仗着自己学了几年的经济学,很直接地指出了母亲话里的错误:住房不仅是消费,也是投资,应当作为资产进行管理。买房是给自己,但首付需要不少钱,这些钱是有机会成本的,起码损失了利息。而且住房资产还存在投资风险,房价跌了就亏了,就算落个房子说不定还是负资产。租房就没这么多麻烦,没有首付资金成本,也不承担房屋的投资风险,多好啊。

  木友舫的母亲显然没太听懂什么“消费”啊、“投资”啊、“机会成本”啊、“资产管理”啊什么的,不过儿子坚持不买,她也没再坚持,只是一如既往地攒钱。其实木友舫还有一个理由没说出口,就是想做到自食其力,毕竟买房子还是要靠父母的。

  木友舫毕业的时候,北京二环附近的房价一般在7000到1万元左右,三环附近位置不错的楼盘则在5000元上下,但木友舫还是觉得贵,不太看好房地产市场,认为价格这么高,水分肯定大,迟早会掉下来的。当然,他当时也没什么凭证,只是直觉地这么认为。

  一天,木友舫坐下来细细算了算,三年来付出的租金已经有2·5万元了。他感到有点心疼,又想起了买房,于是开始打听起买房子的事。

  但北京的房价已今非昔比了,当年七八千的房子早就突破一万了,即使是四环附近由菜地改成的小区,房价也涨到了八九千。木友舫有点犯傻了,那可是菜地啊,怎么也有人花那个价钱买,大家都这么有钱了?

  木友舫的一个同学,为了结婚,买的就是在菜地上建成的房子,北四环,房价8000元,80平方米左右,他们采取的就是非常“6+1”模式,每月月供3100,供20年。木友舫打算向他们取点经,来加强一下自己买房的信心。

  “怎么想起买房了?”木友舫问。

  “要结婚啊。”他们回答。

  “结婚不能租房结吗?”

  “结婚怎么能租房结呢?”

  “你觉得买房合算吗?”木友舫接着问。

  “呃,不太合算,有点贵。”

  木友舫拿出纸笔算了一下,首付19.2万,按照目前的存款最高利息3.6%,每月的利息损失是近600元;加上月供3145元,他们两人每月为房子的财务支出是3700多元,这还不算未来可能的利息调整。

  “你这样的房子要租的话多少钱?”

  “大概是1500左右吧。”

  木友舫这回真傻了,因为他脑中那些还没忘干净的经济学理论告诉他,买房的月支出应当最大程度地接近同样房子的租金才对,而不是两倍的差距,难道他们对买房就这么有偏好?“那你怎么还买啊?”

  “不买不行啊,你看房价一直涨,大家都在抢。而且……”

  同学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来这个小区的好处,就像买房时售楼小姐告诉他们的一样。

  木友舫越来越糊涂了,因为在这个买房的过程中,看不到多少经济学中反复提到的理性痕迹。他到他的大学老师那里去寻找答案。

  买商品总是有目的的,买食品为了吃,买房子为了住。木友舫的老师说道,但有的时候,人们购买时会忽略甚至忘记商品的本来特质,而把其中的一些属性放大,甚至变成了符号。就像你的同学,买房子的主要目的是结婚。

  临走时,老师送给木友舫一句话,“如果买房子,是因为你需要去住,而不是别的什么原因,就买吧。”


 勾晓峰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