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放,毕业于广州美院油画系,此后赴法国留学,在法国生活了17年之后,再度回到广州,在广州美术学院任教,同时自己租了一间画室,在那里“把流动的色彩与记忆变成一系列的作品”。此次在如意画廊展出的作品充满了“巴黎的色彩”,也洋溢着李放“对母国的热爱。”
展出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99号东风公园内如意画廊
活动时间:2006年5月31日-6月16日
美文:抽象绘画在李放那里实际上是有才华的色彩和各种纯自然性质的流淌,在才能和纯熟的技法背后是一种欢腾的情绪主宰着创作,回忆性、时间性渲泻着画面,划破时空,纵横淋漓,激越的、昂扬的、抒情的表达,内在的文化感情,这种感情是李放对母国的热爱……
每个人都有自已的现实,从现实抽离出来的各种情绪影响着李放,用什么色彩、用什么色块、用什么笔触、甚至用什么材料已经成为一种有目共睹的自然性的实验过程,画面留下了什么,眼底就是什么,自然的碎片是伤感、是欢乐,还是温馨的记忆,我们从中领略了抽象。
作为六十年代出生的同龄人都有同样的感受、感慨,李放也不例外。中国对于许多海外画家来说是一个忘不了的国度,城市与城市可以对比,环境与环境也可以同西方对比,文化与人文精神都可以成为“实验”的内容和手法。是谁说过“从新的现实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东西,找到一种简单的形式,那就自由地表现自我”,从这一点来说,李放成功了,“抽象绘画的内在本质”从点、线、面升华成为精神。杨小彦:我在李放的油画中,首先读到的是一种法国气息。我暗中问自己,这“法国气息”究竟是什么?要说具体,其实我也说不上来,我就觉得眼前的风格,那种泼洒油彩的方式以及大胆的颜色布局,让我想起法国,这个曾经执世界艺术潮流之牛耳、直到今天也仍然是艺术家向往之地的国度。
李放倾向抽象,只能表明在关注物像和关注内心两者之间,他更关注内心。他对研究物像缺乏耐心和兴趣,却对自己情绪的起伏极其敏感。泼洒在画布的色块和留下的笔触,大概可以解读为画家不同情绪的一个不甚清晰的标示图。这种说法我想是可以成立的。
显然,对于李放来说,泼洒是一个难以标准化的过程,如何使用颜色可能也不太容易用理性来归纳。所以,我相信,李放所着迷的,恰恰是这难以标准化和充满偶然性的绘制过程。这是他的快乐所在。相反,仔细描摹物像,是可以纳入某种“标准化”生产当中的,其中,丰富的细节和逼真的效果是经过了千百次的研究后才得到的东西。李放一开始就无法适应这种生产,所以他只能选择快感与发泄,在偶然性上寻找机会。
(观宇/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