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评论:软硬兼施根治择校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9日 07:42 经济参考报

  《扬子晚报》日前报道了一条消息,南京市民李女士的儿子今年到了上学的年纪,正为择校的问题头疼,她说:“结婚前我和老公为房子苦钱,生了孩子以后一分钱也不敢多花,存下来给孩子上学用,在四处求人的日子里,我觉得自己真可怜。为了儿子能上到名校,我差点给别人下跪。”

  随着择校热的愈演愈烈,择校一直以来都为老百姓所痛恨,舆论所抨击。一些名校
借“升学率”提高知名度,以知名度吸引低分生,以低分生获取高收益,最终苦了家长,富了学校,坏了风气,丢了公平,甚至害了孩子。去年,宁夏银川市13岁的小学毕业生秀秀因为担心家里交不上10万元的择校费上不成心仪学校,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客观地讲,一般家长是不愿意孩子择校的,但是如果别人的孩子择了名校,自己孩子不择名校,那就意味着自己的孩子首先“输”在起跑线上。因而,从最初择幼儿园、择小学再到择中学,许多家长不知要付出多少努力。

  择校热的存在客观原因是校际间的差异,条件较好的学校拥有优质教育资源,而优质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集中性必然使其成为学生家长追逐的目标,为了孩子的前途,节衣缩食也要选择一个好学校,这种角逐的最终结果是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惜血本投入,竞争越来越激烈,价码出得越来越高。导致出现像秀秀这样自杀的虽然只是极少数,但更主要的是这种择校完全背离了公平原则,使教育权利平等成了一纸空文,更何况法律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偿享有同量同质的教育,择校,可以说是对法律尊严的玷污。

  依笔者看来,根治这个“痼疾”,需要开一个软硬结合的方子。从硬件上使学校设施均衡化,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校际差异,使各个学校的硬件设施水准基本一致;从软件上使学校师资队伍均衡化,像日本、韩国等国家一样对教师实行定时“轮换制”,最大规模地优化教师队伍,当消除了“择校”的根源后,失落了公平的教育会重生,家长尊严也将新生。


 马文刚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