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股、证、债宝钢三路大军夹击邯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9日 03:2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两个月前,宝钢集团及其旗下的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双双跻身G 邯钢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该消息一度激发了市场对宝钢收购邯钢的猜测,目前,这一事件又出现了新进展。公开信息显示,宝钢集团及其关联公司正从二级市场大举买入邯钢的认购权证,如果宝钢系公司持有的权证全部行权、转债全部转股的话,其持有的G 邯钢流通股将达到2.52亿股,占G 邯钢总股本的9.14%。

  大举建仓邯钢权证

  近两周来,权证市场迅速升温,相关品种全线上涨。有分析人士认为,火爆的市场氛围可能是宝钢集团加快行动的主要原因。

  5月22日,上交所发布的权证持有人信息显示,宝钢集团一跃成为邯钢JTB1的超比例持有人,其持有的邯钢认购权证已达到(或超过)可流通数量的5%。5月23日,宝钢集团又与其关联公司上海宝钢设备检测公司联袂上榜。此后两天内,宝钢集团和设备检测公司均继续出现在邯钢JTB1的超比例持有人名单上。由此推测,二者合计持有的邯钢认购权证的数量至少在1.07亿份以上。

  受权证市场整体走势的影响,邯钢JTB1上市之初一直表现平平,最低曾探至0.661元,直至5月份后,才随大势逐步走强。除了因股改而获赠的部分权证外,市场推测宝钢系通过二级市场增持的邯钢权证成本大致在1.4至1.5元之间,其中应该还有相当多的筹码成本不到1元。

  持股逼近10%

  在钢铁行业并购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宝钢集团在二级市场上大举增持邯郸认购权证的行为,很自然地让人与控制权之争联系起来。有关数据显示,通过

股票、权证、转债市场的三路出击,宝钢目前已掌控了2.52亿股G邯钢流通股,占其总股本的9.14%。

  宝钢对邯钢的“觊觎”可以追溯到去年下半年。邯钢转债三季度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首次出现了宝钢集团财务公司的身影,该公司以47.466万张转债持有量而在十大持有人中名列第九。随后宝钢财务继续增持邯钢转债,截至去年12月31日,其转债持有量增加到49.066万张。

  进入2006年,随着邯钢于1月23日正式启动股改,宝钢也加紧了增持的步伐,这一次则是直接瞄准了二级市场上的流通股,在随后的邯钢股改投票名单中,宝钢集团及旗下的宝钢工程技术公司双双上榜。截至此时,如果宝钢财务持有的转债全部转成邯钢股票,宝钢系持有的邯钢流通股可达8819.39万股。

  邯钢股改方案为每10股送1股和7.29504张行权价为2.80元的认购权证,据此计算,股改完成时宝钢系已持有邯钢流通股9701.329万股和6433.78万份认购权证。如果算上宝钢设备检测公司,宝钢系持有的权证数量已经达到15554.21万份。

  至此,仅凭公开信息所显示的数据,宝钢系通过四家关联公司控制的邯钢流通股(假设权证最终全部行权)已达2.52亿股,逼近邯钢总股本的10%。

  收购的可能性

  尽管从目前的持股比例来看,邯钢集团还牢牢地占据着邯钢第一大股东的位置,但如果考虑到权证因素,宝钢系仍有单纯通过二级市场就夺得控制权的可能性。资料显示,股改完成后,邯钢集团还持有邯钢限售股份13.31亿股,再加上从二级市场增持的3亿股,邯钢集团共计持有邯钢16.32亿股,占其总股本的59.06%,稳居绝对控股地位。不过,由于认购权证的存在,这一切有可能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极端地说,如果邯钢认购权证全部行权,邯钢集团持股比例将降至25.56%,这样一来,宝钢系只需再买入4.54亿份认购权证并全部行权,即可超越邯钢集团,成为邯钢的第一大股东,由此一来,权证就成为假想的并购大战中的“致命武器”。

  天相投资研究员范向鹏认为,宝钢系大举买入邯钢权证不排除是一种为获得控制权的收购行为。一方面,河北是中国第一钢铁大省,铁矿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二位,但同时也是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最低的地区之一,宝钢收购邯钢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邯郸目前股价仍低于净资产,具有较大的上涨空间,如果宝钢系出于投资或投机动机买入,也有足够的腾挪空间。一些市场人士还指出,按照宝钢系一贯的大手笔,有理由对收购大战给予更高的期待。

证券时报(短信代码:41201401)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