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贝南克能否度过难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 14:06 扬子晚报

  经济力量经常与金融市场以各种方式相互碰撞,带来动荡的一年,比如1987年的股市暴跌、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债市下跌、以及2000年股市泡沫的破裂都是这样。

  突然之间,今年也具有了成为重要年份的所有要素。

  美元正在下跌。全球股市大幅震荡。债券市场利率正在攀升。油价居高不下。黄金
价格处于25年来的高点。房屋价格走软。贸易保护主义者的压力不断加剧。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Corp.)有可能破产。伊朗处于有核化的边缘。国会两院选举即将举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新任主席遏止通货膨胀的决心正在受到考验。

  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显然在一个好时候选择了退休。

  就在几个月前,美国经济似乎正在摆脱卡特里娜飓风和

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在经过多年后,日本经济首次显露出增长的迹象,欧洲经济的表现也令人感到乐观。新兴市场
股票
大幅上扬。印度Sensex股票指数从年初到5月中旬飙升了34%。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OECD)的经济学家总结了过去几个月的情况,表示世界经济再次证明了承受震荡和保持增长势头的能力。

  不过,在过去两周里,这个势头却嘎然而止了。道琼斯指数5月10日创出近期高点,此后已下跌了约5%。印度股市在两周的时间里下跌了16%。预言家们纷纷表示,“我们说过这种好日子来得太快了,难以持续。”而OECD在重申其乐观预期的同时,也承认目前的风险正在加大。

  这是怎么回事呢?在某种程度上这正是金融市场本身的运行方式:希望与失望相互交替。但这对近期市场心态的变化影响更大──也可从中看出Fed主席贝南克(Ben Bernanke)驾驭美国经济的熟练程度。

  显然,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极低的利率水平──这个深思熟虑的策略旨在消除出现类似于日本的那种通货紧缩风险──推动了贷款的增加和从锌到佛罗里达州公寓等各个市场上的投机热潮。现在这一章已经成为了过去。

  目前的威胁在于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这种迹象几乎无日不在。因此Fed和其他央行一直在提高利率,这已经导致了部分资产价格泡沫的破裂。

  但市场似乎有时认为贝南克将对通货膨胀更为担忧,从而上调利率以至于阻碍经济增长,有时认为他不会过于关注通货膨胀率,对加息将持迟疑态度,以至于近年来的价格稳定将同格林斯潘一道退出舞台。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经济学家理查德•伯纳(Richard Berner)试图解释最新的市场变化,他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市场已开始感觉到1987年时的情形可能重演:在通货膨胀率存在上升风险和美元下跌的情况下,Fed官员似乎更担心经济增长减速的风险,而不是通货膨胀率上升的风险。时至今日,看来这仍要取决于少数人的判断,尤其是继承伟大的格林斯潘衣钵的人。

  在几十年前的大通胀时期,央行还没有如此机敏或强大。1970至1978年间的Fed主席阿瑟•伯恩斯(Arthur Burns)在1979年发表了名为“央行的苦恼”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感慨政治、社会和经济压力导致央行官员徒劳地同“我们时代的慢性通货膨胀”斗争。(在谈到当时的近期问题时,他认为主要包括伊朗的政治局势、油价的大幅上涨、美国制定有效能源政策的进展迟缓、以及通货膨胀率再度加速上扬。)

  刚刚担任Fed主席两个月的保罗•沃尔克(PAUL A. VOLCKER)当时就坐在听众席上。但他正在秘密准备做伯恩斯认为不可能的事情:阻止通货膨胀率的上扬,将利率提高到两位数,这显然是以可怕的经济衰退为代价。这恢复了央行的荣誉,但却没有使其更受欢迎。1990年,在获得伯恩斯的同意后,沃尔克在同一个论坛上发表了演讲。他的题目是“央行的胜利?”

  丹•尤金(Dan Yergin)既是能源分析师也是敏锐的历史学家,他在几周前反思了面对此次能源风暴,全球经济的表现好于上世纪70-80年代的原因。

  他说,简而言之,答案就是央行更加聪明了。央行不会只是因为油价上升就惊惶失措地提高利率而引发衰退,但也不会让高油价引发恶性通货膨胀从而损害全球经济。

  看来市场暂时也持同样的看法。现在他们还没有把握。

  David Wessel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