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我省冬小麦区发生孢囊线虫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 07:39 河北日报

  国外发生地已造成严重减产,目前我省研究人员正对其危害情况进行评估并研究防治对策

  本报讯(记者赵红梅通讯员廖宝红)日前,笔者从省农科院获悉,2004年至今,省植保所研究人员在小麦线虫病害调查中发现小麦孢囊线虫在我省冬小麦区普遍发生,据初步调查,赵县小麦孢囊线虫病株率达100%;辛集市小麦孢囊线虫病株率100%,唐县小麦孢囊线虫
病株率为75%,满城县小麦孢囊线虫病株率为70%,磁县小麦孢囊线虫病株率为100%,但其在我省造成的危害情况尚不清楚,目前有关研究人员正在对其危害情况进行评估。

  小麦孢囊线虫病是禾谷孢囊线虫的一类,是对小麦生产极具危险的病害,在

澳大利亚,小麦因孢囊线虫为害造成的损失高达总产的50%。在印度部分地区小麦因线虫为害造成的损失则高达87%,在欧洲部分地区因孢囊线虫为害造成的小麦损失也在10%-30%之间。我国自1989年在湖北首次发现后,目前已证实该线虫在湖北、河南、河北、北京、陕西、甘肃、青海、安徽等省市分布,根据华南农业大学冯志新教授记载禾谷孢囊线虫一般致使小麦减产20%-30%,严重时高达50%。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曾于上世纪90年代在我省定州市发现禾谷孢囊线虫。但由于其危害隐蔽,同缺肥、缺水症状相似,不造成特异性症状,其危害一直未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目前,孢囊线虫病已在我省及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均有发生,对我国小麦生产构成新的威胁。

  据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陈书龙博士介绍,小麦孢囊线虫一般寄生在小麦根部,细长透明,虫体微小,不易被发现,具有主动侵袭寄生和自行转移危害等特点,对小麦的危害,除吸取寄主的营养和对植物的组织造成损伤外,还能引起植物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病变,从而破坏植物的正常代谢和机能,影响生长和发育,致使植物的产量减少,品质下降,甚至死亡和绝产。目前,省植保所正与在禾谷孢囊线虫研究上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澳大利亚合作,共同开展“国际禾谷孢囊线虫研究”,主要进行小麦孢囊线虫的采样方法、种类鉴定方法、抗病性鉴定技术、产量损失评估体系建立以及相关生物学研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确立了培育抗病新品种和使用化学药剂杀虫的防治策略。

  相关:

  早在200多年前,已经有线虫危害小麦的记载。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对植物线虫危害的认识。直到20世纪40年代,国外首批使用土壤杀线虫剂,施药的田块农作物普遍增产20%一100%,才使人们对线虫的危害有了初步的了解。1961年美国著名线虫学家A.L.Taylor,对美国的853个田间试验结果作了分析,施用杀线虫剂消毒土壤,使39种农作物的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87%,从而进一步引起人们对线虫的普遍重视;1987年,根据J.N.Sasser等估计:全世界主要农作物的线虫病害,造成年产量的平均损失达12%-23%,估计超过千亿美元。

  省植保所的科研人员正在麦田里做小麦孢囊线虫病调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