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损失占洪涝灾害的六至八成 今年长江防洪重点防两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 05:14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李先宏)今年刚入汛,长江流域部分中小河流就发生较大洪水。截至5月上旬,江西景德镇、安徽黄山、重庆江津和綦江等城区局部受淹,重庆市紧急转移6200多人。

  16日,记者从长江防总获悉,水库安全度汛、中小河流防洪安全被列为今年长江防汛的重点,有关省市将采取一切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洪灾损失。

  随着大江大河重点河段的治理以及大中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重要防洪工程失事造成大面积洪涝灾害的几率明显减小。但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库由于防洪标准低、病险多,灾害面大、损失重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当前长江防洪安全的薄弱环节。

  据介绍,2005年汛期,长江流域116个城市因中小河流山洪暴发而受淹,701个县(市)约834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556人,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河流洪水和山地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425亿元。最近几年,每年发生在中小河流和中小型水库的洪涝灾害损失已占到整个洪涝灾害损失的60%至80%。

  长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长江委主任蔡其华说:“在做好长江干流防洪准备的同时,对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库的防洪安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两小”凸现长江防洪“短板”

  湖北日报记者李先宏

  4月26日,国家防总召开全国水库安全度汛电视电话会。会议第一项议程,是让与会人员观看《水库垮坝警示录》。“水库是顶在头上的一盆水,出了问题就不得了。”一个个垮坝事件,让与会人员感到震撼。

  据统计,从1954年至去年底,全国有3486座水库发生垮坝,造成巨大损失。

  随着大江大河重点河段的治理以及大中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重要防洪工程失事造成大面积洪涝灾害的几率明显减小。但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库的防洪问题日益突出,成为长江防洪的一块“短板”。

  长江流域有大小支流7000余条,各类水库4.8万座,其中中小型水库4.7万多座。多年以来,这些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库治理缓慢,投入严重不足,管理工作薄弱,防洪标准低、病险多,一遇较大洪水就造成重大损失。

  长委防汛抗旱办公室高工陈敏分析了4大主要问题:

  一是防洪标准低。长江流域约有2万余公里支流及湖泊堤防,未按规划标准进行加高加固,各支流连江支堤不能与长江干堤一起形成完全封闭的防洪保护圈。目前,全流域支流堤防,绝大多数只能防御3至5年一遇的洪水,有的河流根本就没有设防。上游的四川达州市2004、2005连续2年遭洪水围困,损失惨重。

  二是病险工程多。中小河流的堤防大多存在堤身质量差、断面不足,河道崩塌严重等问题,汛期险情频发。全流域有1/3的小型水库存在防洪标准低、工程质量差、交通和应急通讯不畅等问题。以我省为例,经过近几年除险加固,全省水库的整体防洪能力虽然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有265座三类水库还没有完成整治任务,5500多座小型水库,不少通讯不畅、道路不通,是防洪的薄弱环节。去年,随州大洪山等10座水库发生大坝渗漏、坝体滑坡等重大险情。

  三是管理工作薄弱。流域内大多数中小河流、中小水库特别是绝大多数小水库没有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技术力量薄弱,管理经费不足;河道设障严重,影响河道泄洪能力;防洪预案不落实,或根本就没有制订防洪预案,一遇大洪水就措手不及。

  四是缺少治理规划的指导。由于缺少河流治理或防洪规划的约束,中小河流治理缓慢;尚有一批病险水库还未列入国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计划,为数众多的病险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还未提上日程。

  陈敏说,解决“两小”防洪问题要综合治理。要抓紧编制或修订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对”两小“的治理;科学编制或修订防汛应急预案;大力推行非工程措施;加强汛期险情巡查和抢险防守,力争将洪涝灾害损失降低至最低程度。

  据长委江务局副局长王威介绍,“两小”防洪问题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水利部已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两小”的治理工作。在“

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中,加大了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投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