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谁为资源城市畸形繁荣埋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 05:07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刘世昕

  提起2005年下半年开始的环保治理,2000年就开始在乌海淘金的张老板至今还要发几句牢骚。由于环保治理设施不过关,在去年铁合金价格最高的那几个月,张老板的企业不得不在清理整顿的高压态势下停产治理,眼看着就要到手的几百万元泡了汤。

  张老板在投资数百万的环保设施后,终于在几个月前获得了恢复生产的许可,但他还时不时要抱怨几句,“当初来投资的时候,政府可没说要上什么环保设施,是敞开了门给尽一切优惠条件请我们来的”。

  也因此,一开始的几次清理整顿,张老板说自己没少和环保部门较劲。当政府要求他停产治理时,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初为了招商引资,地方给出了很多优惠条件,甚至一些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也能堂而皇之地发展,现在整顿了,企业在市场最好的时候停产,这样的损失谁来埋单?

  张老板说,他所在的那个工业园区,原来有几十家铁合金企业,现在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家,很多规模小的企业治理不起,干脆连厂房和设备都不要了,这些企业的损失又由谁来赔?

  张老板抱怨地方政府让他蒙受损失的说法或许有些牵强,毕竟企业必须上环保治理设施,法律早有规定。但一个事实是,当张老板等一批投资者在进入“黑三角”地区发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时,的确得到过一些政府部门擦边球式的边缘政策鼓励。

  张老板至今还记得当时地方招商引资的“热情”,“不管哪家企业的老板有事要办,即便是夜里12点,一个电话,我们所在的工业园区的主管主任都会亲自到场处理”。

  除了对老板们事无巨细的关怀外,和张老板一起来投资的老板们还认为当地投资环境好的另一个表现是有很多优惠政策。比如,至今在某市的政府信息网上还有这样的信息,“凡在我市行政区域内从事高载能工业生产的企业,从1998年8月1日起均享受含税实缴0.256元/千瓦时的优惠电价,这在全国也是最低的”。这样的优惠政策,实际很早就被有关部门清理了。

  在采访中,记者也听到这样的声音,认为企业经营肯定是有风险的,这其中包括政策风险。作为企业的经营主体,应该研究政府的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记者在采访中碰到一位姓陈的老板,和张老板一起来乌海投资,他就认真研究了国家的法律,在别人都没有上环保设施的时候就上了一套。尽管他的环保设施从来不运行,尽管当时有人骂他傻,多投了几十万元,可是当清理整顿开始以后,他却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作为企业,的确应该多研究政策以规避风险。可是,对整个乌海来说,地方经济由此受到的影响又该由谁来负责?政府的数据已经表明,今年一季度,乌海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面下滑。

  在清理整顿后,乌海市再一次面临产业的选择,现在当地敞开大门欢迎的是那些规模大,能拉长产业链,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看起来比原来进了一步,可是环保部门又再次发出警告,警惕高载能的大企业扎堆西部引发

能源紧张。

  乌海究竟该何去何从?谁又该为这里的畸形繁荣埋单?

  本报北京5月21日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61,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