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磁石”对邻国产生强大吸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 10:37 扬子晚报 | |||||||||
中国股票市场今年再现牛市,带动亚洲周边地区股市纷纷上扬。但投资者应该清楚,中国的卓越表现依赖于美国消费,而美国的消费已成强弩之末。 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的统计显示,截至5月15日,中国大陆的股市今年已经累计飙升28.4%,韩国股市上涨10.5%,台湾股市上涨12.4%,日本股市上涨11.1%。投资研究机构晨星公司(Morningstar Inc.)的数据显示,亚洲各地
这些出色的回报率反映了大量美国新资金涌入亚洲市场的趋势。在这些美国投资者眼中,亚洲新兴市场的潜在回报超过了蕴含的风险,而且,日本经济跌跌撞撞十多年后终于开始复苏的表现也让他们信服。与之相比,美国股市今年以来的涨幅只有3.6%。此外,亚洲与北美和欧洲的活跃贸易也在鼓励亚洲当地的投资者踊跃入市。 而中国,凭借著磁石般强大的贸易和投资效应,一直是这股趋势的主要受益者。 Matthews中国基金的联席经理Richard Gao说,中国已经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 “中国大陆的购买力迅速增长,已经成为韩国和台湾的最大出口市场,也是日本的主要出口目的地。” 中国的工业产值高速增长。这里已经是全球制造加工业的中心,原材料和零部件从亚洲各地源源不断运到中国。韩国、台湾和日本的制造商纷纷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在这里生产消费品和电子产品的成本更加低廉。 为了满足自己日益紧迫的基础设施兴建需求,中国需要这些初级制造业务。所以,中国从韩国、台湾和日本引入高科技及设备,从东南亚国家和澳大利亚进口所需资源。然后在中国各地的工厂加工完成,主要销往北美和欧洲市场。 台湾的电脑制造商就是很好的例子。台湾的电脑组装行业占全球市场规模的80%,一直在稳步向大陆转移。去年,台湾剩下的唯一一家笔记本电脑厂也关闭了,所有业务转移到了台湾海峡的另一侧。位于台湾北部地区空空如也的厂房将改成一座仓库。 在谈到中国逐渐承担起世界工厂的地位时,华盛顿的国际经济学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说,“这是一股强大的吸引力,从贸易模式的改变中就能得到体现。” 反过来,全球市场也在为中国提供兴建住房、高速公路、发电厂、电信系统和其他项目所需的资金,这些项目是改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中国新兴消费群体需求的重要途径。 飞速发展的经济让不少中国人富了起来,政府现在想鼓励他们更多消费。政府制定的长期发展战略旨在减少经济对出口和海外投资的依赖,更多依靠国内市场的增长。 “最终,中国强大的国内消费将成为推动整体经济发展的动力,”Richard Gao说。 他还说,中国对地产、金融服务、高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会迅速增长。他还预计“中国将成为全球重要的奢侈品进口国之一,”富裕的迹象处处可见。不论是原材料、工业产品,还是奢侈品,进口都在增长。 为分享这一增长的成果,他正把投资组合向消费市场慢慢倾斜。他管理的基金持股比例最大的是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China Vanke Co. Ltd.)──深圳上市的国内领先房地产开发商。另一只高比例持股是国有企业中国人寿(China Life Insurance Co.),Richard Gao说政府保证的退休金福利在削减,促使中国人寿的业务迅速增长。 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商学教授彼得•莫里奇(Peter Morici)说,中国产品的质量和种类都在不断提高。“他们很快会生产各类耐用品──汽车、引擎、空调、家用电器、工业设备,还有机械工具。” 他还说,技术产品和机械工程类供应商将继续从中国的贸易中获利,但商品化产品的供应商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投资那些出售高端产品,而不是商品类产品的公司,”莫里奇建议。“只要是容易生产的东西,中国很快就会做起来──如果他们现在还没准备好的话。他们有充足的现金,想要的技术都能买来。” 中国及其邻国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美国的经济疲软。作为中国的最大客户,美国正渐渐力绌难支。高利率开始给房地产市场降温、企业利润放缓、汽油价格飙升,令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美元疲软更加剧了问题的严重程度。中国的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挂钩,所以相应的汇率下滑会导致出口增幅放缓,给中国的生产商和国库收入造成压力。 “了解中国的关键是,不要将其视为实力较弱的出口竞争者,而是要视为对基础设施具有巨大需求的经济体,”大型债券基金Pimco新兴市场联席主管科蒂斯•纽伯恩(Curtis Mewbourne)说,“邻国都会从中受益。” 但对于任何一项具体业务而言,客户基础的扩大满足不了开支的增长都是一个难题。眼下中国还不能指望国内消费者来弥补这个空缺,也没法从亚洲邻国寻找帮助。 “美国消费者才是支柱,”纽伯恩说。“只有价格优势仍在,美国消费者信心不改,那么涨势才能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