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聚焦新股重发 > 正文
 

恢复新股发行法律法规已齐 IPO第一单指日可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 08:5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19日电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刚颁布一天,中国证监会、沪深交易所就发布了IPO信息披露准则、新《股票上市规则》等配套规则。今日出版的《中国证券报》载文指出,至此,恢复新股发行的法律法规已经齐备。

  在长电权证获准发行后,G申能也在今日推出公开增发实施方案,管理层设定的恢复市场融资功能的“三步曲”已经走出两步。作为市场融资功能全面恢复的标志,IPO第一单的
出现已是指日可待。

  专家认为,新的IPO机制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配套改革,一是引入向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

股票制度,二是建立超额配售选择权制度,三是恢复股票资金申购方式。

  引入向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股票制度和建立超额配售选择权制度,有利于大型上市公司在境内成功发行与上市。但在现行的市值配售方式下,增量资金无法通过市值配售参与大型优质企业的发行上市,中小投资者较低的市值也难以获得较好的新股中签。因此,市值配售人为割断了新股申购环节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联系,不仅不利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而且导致了资本市场新股发行功能的丧失。所以,恢复新股资金申购是国内资本市场资金供给层面的重大变革。银行资金、保险资金、

企业年金、QFII以及其他类型的合规资金(包括低风险中小投资者的资金)可以通过新股资金申购持续进入A股市场,在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的同时,也实现了合规资金与优质大型上市公司的双向扩容,不仅促进了国内资本市场造血功能的恢复,加速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新陈代谢,同时也将提高境内资本市场的容量和流动性。

  吴一萍认为,预期中的增量资金主要包括:一新发的基金。这些基金目前并没有急于建仓,有相当一部分正在等待新股这种价廉物美的筹码;二是国外战略投资者。

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允许具备条件的境外投资者战略持有G股和新发行的股票,但这一政策目前尚无实例,很可能在恢复IPO后开始操作。国外资金对于投资中国蓝筹企业充满渴望,因此市场外围的资金绝对不会缺乏。但吴一萍同时也表示,新股发行可能会降低市场现有估值水平,调整市场的估值标准,所以冲击所表现出的并不是资金的“抽血”,而可能是估值坐标的调整。

  另外,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应该吸取香港市场的经验,在IPO中引入融资业务,这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散户的资金劣势,而且也可以顺理成章地让拟议中的融资融券业务开局。(周松林)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