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安永事件敲响中国银行业警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 02:15 北京晨报

  不久前,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称,中国商业银行的潜在不良贷款高达9110亿美元,这引来了央行措辞严厉的驳斥。随即安永收回该报告,并向央行道歉。

  事实上,此次安永事件对中国银行业是一个警示。

  安永本月初发布该报告时,媒体并未予以更多关注,重要的原因是,安永并非“语
出惊人”的第一家。境外金融中介机构对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普遍不乐观,其估算的数字均高于官方统计数字。

  不乐观是基于对信息风险的考虑。

  在国际投资者眼中,虽然中国银行业是一大投资焦点,但其信息披露水平较低,信息质量不高,从而导致信息风险偏高。

  这在非上市银行和城市

商业银行中尤为普遍。相当多的银行不愿公布年度报告和财务报表,即使有所披露,也侧重于已改良和达标的指标,对存在的问题不是避而不谈,就是一笔带过。此外,某些银行还会使用会计手段粉饰财务数字。

  今年初,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在对中国前50大银行进行研究时,发现其中有16家信息残缺,无法进行同业比较分析。境外投资机构的研究员们不得不求助于边边角角的渠道以发掘银行的“蛛丝马迹”。例如,分析师就习惯于从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光大控股的公告中搜寻有关光大银行的零碎信息。

  在信息浑浊的情况下,境外机构自然不愿信任官方统计数字,要自己算一笔账。当然,这笔账既有可能算得离谱,也有可能更接近事实。安永这次给出的数字就实在不靠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安永事件敲响了警钟: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治理的透明度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信心和银行的信誉。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