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房市“再调控”剑指何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7日 00:00 东南早报

  □张建高

  今春以来部分城市房价的非正常上涨,引起社会各界要求对房地产市场宏观“再调控”的呼声越来越高。房市“再调控”会剑指何方,是公众关心的一个焦点。

  房地产市场目前的非正常现象主要表现为房价逆市上涨。近来引起舆论热议的几份
相关调查报告和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对房地产消费信心不足,购买住房的意愿今年一季度再创新低,前两个月的购房定金和预收款下降了24.5%。

  然而,尽管买方意愿低迷,

房地产开发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今年前两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贷款同比上升了20.5个百分点,有12个省、区、市一季度的房地产投资增幅超过了30%。

  按理说,紧俏的商品价格才会上涨。而目前的商品

房价格却是在供给加大、需求萎缩的局面下一路走高。尽管有以稳定住房价格为主要目标的“国八条”宏观调控措施,一年来不少城市房价涨幅仍然超过10%。今年3月以来北京、天津、深圳、广州等部分城市的房价更是持续猛涨。

  房价逆市上涨及其背后的种种怪现象,有关人士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的错误政绩观、利益观或明或暗地在推波助澜。经营城市好大喜功,热衷于大拆大建,导致部分居民对住房的被动性需求;一些地方政府被

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开发商领导、市长决策、规划局执行”,造成了房地产开发的结构性缺陷及开发商大量囤积土地现象;土地审批从无偿划拨到高价招投标猛拐弯,使商品房建设成本突然加大;银行对房地产开发发放贷款持续增加,如此等等,加上开发商普遍炒作房价、房地产投资者队伍不断扩大、外资不断流入内地房地产市场等市场因素,房价逆市上扬成为必然。

  房价问题说到底要靠市场解决,但房地产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在其中扮演好监管角色。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再调控”,仍应坚持去年以来的大方向,以抑制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投资性购房为核心目标,但在策略上应改变“重市场、轻政府”的办法,切实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约束,确保城市规划发挥调控职能,惩戒用“土政策”对抗宏观调控的地方政府。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让各地政府真正负起责任来,促使房地产市场循着市场经济的规律走。到那时,房地产市场才可能出现一个合理的房价形成机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