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龙可惜在哪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 11:02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 |||||||||
我认为科龙可惜之处主要有三点: 1.产权体制:顺德的家电企业大致可以分三类,第一种类别是,一开始就是私有产权的公司大多活得挺好(如万和、容声等);第二种类别是凡属国有或集体所有但中途实施MBO的公司均快速成长(如美的、格兰仕);第三种类别是曾属国有或集体所有但中途把股权卖给“外人(内资或外资法人股东)”的均结局悲惨(如华宝、科龙、万家乐)。
顺便说一句,在格林柯尔与科龙原大股东股权转让正式签约前,时任董事长的徐铁峰曾召集部分科龙高中级管理干部开会讨论过MBO的可行性,但据说此提议被原大股东彻底驳回,无疾而终。 2.公司治理:科龙与其他大多数中国上市公司一样,多数情况下都是大股东及其代言人一人说了算,董事会和监事会等几乎形同虚设(注:董事会旁边的几个委员会更是只有装点门面的作用)。结果当然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注:据科龙多年来公开披露的有关信息,科龙20多年的历史中,重要战略和人事决策及其成败、直至发生部分违法行为问题,无论好事坏事大股东及其代言人均是第一责任人,其他人包括多数独立董事、执行董事、高管们都只是挣钱干活的打工者而已)。 3.经营管理:一是战略管理上的失误。自1996年第一次上市融资至2002年2月1日(之后我已辞职,不了解情况),单从财务结果上看,几乎所有的“不熟也做”的投资行为带来的都是程度不等、累计很大的负面的财务结果(注:如投资成都、营口冰箱厂、与日本三洋合资的冷柜公司、收购华宝空调、投资洗衣机、在日本、香港、美国、北京和芜湖的各种投资等等),尽管其中部分投资决策现在看也是正确的,但没管理好;二是在日常经营上与最领先的同行对比有一定程度的落伍。主要表现在市场观念和营销方法落伍、品牌数量和产品品种太多、整体成本太高(包括产品、营销和管理成本,甚至税收也比同类同规模企业高不少)、会计和财务管理基础较差等;三是历史遗留包袱沉重(如大股东巨额资金占用、大量战略投资损失、应收应付款、正次品不良库存、流通渠道不良库存、对流通渠道各种不当承诺、不当损益及税负等)。产生以上经营管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部分领导和高管团队经营能力问题、公众公司高管责任心问题、历史成绩带来的骄傲自满问题、上市公司和领导人面子问题、前几大股东决策及对上市公司监管问题和非核心层不知的其他原因。(屈云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