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三类买家搅热艺术品市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3日 10:55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 |||||||||
炒家行家藏家 就如同其他投资品种一样,投身艺术品买卖的人群不同,操作的手法也各异。有的快进快出,靠短线炒作赚取差价,这种人犹如股市中的短线炒家;有的乃是业内人士,靠一双慧眼游刃其中,可称之为行家;有的财大气粗,巨资收购收藏自己所钟爱的艺术品,不争一日之短长,轻易不出货,是为收藏家。
炒家 类似老杨这样的短线操作风险也不小,每次出手至少要比收价高出20%以上才有赚头。“我只关注当代二三线画家的二三等作品,像陈佩秋、刘旦宅等。道理很简单,我没有大资金,只能抛弃名家名品路线。”老杨说,他投资书画有两条铁律,“一是单副作品的价钱不能超过10万元,二是艺术品留在手中的时间不超过1年。”在上海一家艺术品拍卖公司的预展上年过半百的老杨对记者说。 老杨的操作手法可以说颠覆了传统的投资大、时间长的艺术品投资理念,他也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是在投机,经常这个月在一次拍卖会上花个几万买下一幅画,过几个月就拿到另一拍卖会上出手。但是收益也还不错,比做股票强多了,甚至还超过了炒房的收益。 其实,以前老杨是个股民,但是从2003年开始,他果断退出了股市。 老杨敏锐地意识到,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应该大有可为,从那时起他便留意起可能的投资机会,频频出没于各大拍卖行的艺术品预展和拍卖会现场。 据老杨介绍,像他这样冲着艺术品的投资回报而来的短线炒客大有人在。尽管弄不懂艺术价值为何物,但他们普遍钟情于在世的当代画家的作品,主要原因是作品真实性有所保障,因为画家尚在世,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对真伪进行鉴定,这样便可以绕开艺术品投资的大忌:买到赝品。 类似老杨这样的短线操作风险也不小,每次出手至少要比收价高出20%以上才有赚头。当前,短线客之所以能有不错的收益,跟市场热度不减直接相关。一旦市场降温,短线操作基本上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行家 选择一些冷门品种反而会有高回报,建议关注新中国题材书画作品,特殊的年代、特殊的题材,造就了中国美术作品的特殊价值。 说起艺术品收藏投资,石建邦可算得上是科班出身,他是复旦大学文博系的首届毕业生,曾经加盟世界艺术品拍卖巨擘佳士得上海办事处,为佳士得在中国业务的拓展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他干脆辞去佳士得的美差,开始了独立的艺术品收藏投资之路,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边搞收藏边担当艺术品投资顾问和评论家,在圈内的影响不小。 凭借着深厚的专业能力,别人眼中可遇不可求的捡漏,在石建邦的艺术品收藏投资生涯中却很常见。如果说炒家老杨能够获利几倍,那么行家石建邦在艺术品投资上的获利至少有几十倍。 几年前,清代宫廷画行情冷清时,石建邦的一位朋友低价转让给他一副慈禧太后所作的《腊梅图》,现在同类的慈禧御作的拍卖价格已经以十万计了。“与那些在拍卖场上一出手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大买家相比,我还是个中小买家。”石建邦坦言,他关注的重点大多是普通字画中的珍品,通常也能四两拨千斤。 2003年前后,石建邦2万元购买过一幅清代画家顾洛的五尺绢本《钟馗图》,2004年以40万元转让出去,短短一年便翻了20倍。五六年前他在一次小型拍卖会上花了几千元拍到陈秋草的四条屏,曾经有人愿意出价几倍收购而被拒绝。 当投资者纷纷将目光投向书画作品的时候,石建邦认为,选择一些冷门品种反而会有高回报,首先建议投资者关注古籍善本,其精品的价值正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如果投资者对于书画市场依然看好的话,建议关注新中国题材书画作品,特殊的年代、特殊的题材,造就了中国美术作品的特殊价值。 藏家 民营企业家除了看重艺术品巨大的保值增值空间外,还希望通过艺术品收藏提升自身及企业的文化素养。从一定程度上,这些资金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家也是真正的收藏家,藏品一般不会短时间内出手。 在2005年9月举行的嘉德四季第3期拍卖会上,海派名家程十发的40开册页《召树屯和喃婼娜》以1100万元成交(1000万+10%佣金),创下程十发个人作品拍卖价格的最高纪录,同时也创造了我国连环画原稿拍卖的最高纪录。 买家是股市上以投资法人股而闻名的新理益集团老总刘益谦,在艺术品收藏界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收藏家和投资家,十多年来他花在艺术品上的资金保守估计也有好几个亿。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从事的所有投资中,艺术品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 刘益谦收藏的品种主要是国画和现当代油画,他早年就与人合作经营过著名的北京环璧堂画廊,这两年又先后与一些志同道合的艺术品圈内人士合作成立了上海道明拍卖有限公司和北京匡时(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计划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要买就买艺术大师的精品,持有时间越长回报越高。”刘益谦谈到艺术品投资的经验时如是说,“我第一次买的两件字画已经持有10多年了,现在还挂在家里。” 1993年,刘益谦前往北京收购内部职工股,时逢北京嘉德拍卖行成立后举行首次艺术品拍卖会。刘益谦的一个朋友花20多万买了李苦禅的一张画和郭沫若书写毛主席诗词的一张书法,这个朋友拍下作品后却把账单交给刘益谦,最后由刘益谦买单。 当时在股市上赚了不少钱的刘益谦其实对艺术品并没有什么认识和爱好,但这次被动买进艺术品却让他发现了这座有待挖掘的金矿,此后他在艺术品投资上便一发不可收拾。股市上的投资所得,很大一部分换成了一张张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谢稚柳、林风眠、吴冠中、陈逸飞等顶尖艺术家的杰作,目前仍然是大批量收购,并且长期持有。 其实,像刘益谦这样先富起来并且钟情于艺术品收藏的民营企业家大有人在,是现在艺术品投资市场名副其实的主力军。民营企业家除了看重艺术品巨大的保值增值空间外,还希望通过艺术品收藏提升自身及企业的文化素养。从一定程度上,这些资金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家也是真正的收藏家,藏品一般不会短时间内出手。 在过去五六年间,参与佳士得中国艺术品竞拍的中国客户越来越多,其中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家异军突起。据估计,在南京仅在房产领域就至少有二三百位企业家在较大规模地投资艺术品。而在慈溪、宁波两地,投资艺术品金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家就有二三十位之多。南京天地集团、常州蓝宝集团、浙江小小集团、浙江金轮集团、浙江徐龙食品集团等都在艺术品投资方面“挥金如土”。 正是在这些民营大资金的带动和冲击下,我国艺术品市场变得更加活跃,艺术品的整体市场价格一飞冲天。十年前单件书画作品能够拍出几百万元可惊为天价,现如今几千万买下一件作品早已不是稀罕事。子云 (晓健/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