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12年,苏州工业园区从制造基地迈向创新高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 18:44 中国新闻网

  中新苏州网5月12日电:题:12年,苏州工业园区从制造基地迈向创新高地

  中新社记者:周建琳姚静

  五月十二日,是苏州园区开发建设十二周年。站在新的起点上,园区人十分清醒:单有制造业优势,国际竞争力很难持久;仅靠外来核心技术,园区只能成为“世界工厂”的
“加工车间”。为此,他们提出从“园区制造”向“园区创造”的战略转型,把“产业集群引资”进一步转入“创新环境引资”的新阶段。

  培育创新主体建设创新园区

  发展高科技产业,是园区开发的初衷定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园区发展的追求。通过不懈努力,目前,苏州工业园区累计引进合同外资逾二百五十亿元,其中,世界五百强企业已有五十三家在园区投资,投资上亿美元的项目超过六十个。

  但园区人清楚地认识到:单有制造业优势,显然很难保持国际

竞争力,园区的经济活力与后劲势必受到制约。这两年,园区非常注重吸引创新型企业集聚园区,先后建成信息、集成电路、动画、软件园等一批“国”字号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并规划建设中新科技城、创意产业园、纳米生物科技园等创新载体。此外,苏州工业园区还不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平均每年科技投入增长超过百分之二十,科技进步贡献份额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如今,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型企业已经超过四百家,海外

留学人员创办企业二百余家,跨国公司和国家级研发设计机构五十余家,形成了IT、新材料以及精密机械等支柱产业,已成为中国国内最大的新一代
液晶
显示器制造基地和重要的集成电路研发生产基地之一。

  搭建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环境

  环境的优劣决定着创新的活跃程度。苏州工业园区着力创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环境,从技术、金融、服务、政策等方面搭建创新公共平台。先后组建集成电路设计创业服务中心、集成电路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苏州市软件园培训中心等一系列技术服务平台,有效提升了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仅国际科技园区就有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二十多家。其中,中科集成设计中心已建成国际一流的IC研发平台,开发了国际最先进的EDA设计软件。

  与此同时,苏州工业园区积极优化科技创新投融资环境,合作组建国内首家中外合资风险投资基金,设立注册资本达十七点三亿元的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并通过控股设立一点五亿元的中小企业创业担保有限公司。此外,苏州工业园区还对高科技企业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实施倾斜政策,逐步构建以区域科技创新为重点的政策体系。二00五年,园区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三项经费达四千万元。

  为推动创新突破,苏州工业园区制订了科技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三大工程,特别以软件外包、动漫产业等为突破口,切实扶优扶强计算机软件、动漫影视、生物医药和纳米技术等对区域发展有战略影响的成长性产业,已取得较好的实绩。软件外包是园区新的产业亮点。至二00五年底,仅国际科技园内从事软件外包的企业就有近四十家,软件出口额达到一亿美元。园区动漫产业也成绩斐然,目前已集聚三十家动漫企业,二00五年底产值已突破四点五亿元。

  加快人才培养构筑人才高地

  园区的快速发展,使得人才供求结构趋高。为解决人才紧缺问题,苏州工业园区通过合理开发本地人才,积极开发外地人才,多管齐下集聚人才。如与著名高校签署人才供需长期协议;组织企业到美国硅谷、日本东京和中国香港等人才密集区上门招才;出台专门意见,开发留学人才,吸引海归人才到园区创业;设立人才开发基金,激励留学人才为园区贡献才智;超前开发后备人才,等等。

  加快人才培养,苏州工业园区选择美丽的独墅湖畔,首期开辟二点八平方公里,专门建设了一个以培养研究生为重点的“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国内外知名大学签约入区的已有十三家,运作的有六家,在读学生有一万二千名,已形成从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序列,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内已拥有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超过二万名。苏州工业园区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大力引进和培训人才,使专业技术人才在职工中的比例达到百分之七十左右。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