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1个东京=20个上海?看日本的综合实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 10:34 扬子晚报

  日本人无时无刻不在研究中国和学习中国。他们已经研究中国数千次,放在试管了做了上万次试验。而中国呢?又有多少人在认真地研究日本?

  1个东京=20个上海

  战胜它,首先要了解它。从1个东京=20个上海看日本的综合实力。

  过去20多年特别是最近10多年中,中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日本却陷于停滞甚至负增长的泥潭。面对中国蒸蒸日上,日本似乎有走下坡路的趋势,某些人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幻觉":中国即将超越日本。在日本,有人炮制有人相信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在中国,一些热血青年,亦正日益表现得对日本满不在乎。

  在我的经济学同行中,甚至也出现了高看中国轻看日本的倾向。有段时间,北京盛传着一个笑话,说将来全球只要有三个经济学家就够了,一个懂美国经济,一个懂欧洲经济,还有一个懂

中国经济的。至于日本,回答是轻蔑的一笑:日本,哈哈,日本可以不用管它了!这实在是无稽之谈!

  经济总量的差距

  中国正在快速崛起,这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从诸多指标看,中日两国的差距依然十分悬殊,在许多方面中国要赶上日本,不仅非常遥远而且困难重重。中日两国的差距,中国真正的状况值得国人警省,而不能再陷于自欺欺人的幻觉之中不可自拔。

  最近有两则关于日本企业的新闻弥足观瞻:一是索尼收购米高梅事件,二是日本第二、第三大银行争抢第四大银行的并购权一事。前者已经画押,标志着索尼在与美国时代华纳的竞争中胜出,成为全球持有电影资产数目最多的公司。后者尘埃未定,不过无论谁笑到最后,其都将在资产上超越美国花旗银行,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

  正如笔者过去撰文指出的,日本经济在最近10多年中,并非处于一个走下坡路的趋势,而是在不断调整中力图有所突破。如今,日本一系列经济指标仍傲视全球。

  单纯的一国GDP数值或许不会给人以深刻印象,那就用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所作的一组城市的比较来说明:作为日本国的首位城市,东京的GDP,总量相当于上海的20倍、汉城的10倍、香港的7倍、巴黎的5倍、伦敦的3.5倍。想想后面这五大城市的GDP总量加起来也不过东京的4/5,就可以知道日本列岛4.3万亿美元的GDP,总额是一个什么概念。而算上它的海外总资产,日本的经济总量还可以再增加3/4。

  谁是世界工厂?

  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逐步进入了以服务业为中心的"后工业化"时代,但日本仍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制造业中心。2003年,日本制造业总量是9111亿美元,相当于中国的2.4倍。从生产效率上看,日本每使用1000克油当量的能源可创造出10.5美元的价值,为全球之冠,约相当于中国的15倍。

  从国民拥有的财富来看,日本的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国民储蓄总额世界第一,是世界第一金融大国和最大的债权国。都说日本坏账严重,可是处在转轨期的日本银行,坏账率仅为5%。

  科技开发的对比

  经费支出占的GDP比重,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00年,日本在这一指标上的支出占GDP的比重是3.12,高于美国的2.65、德国的2.37、法国的2.17、英国的1.87,在全球又是雄居榜首。

  事实上,1990以来日本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是世界第一。其每万名劳动人口中的研究人员数也是全球之最:2000年为109.3人,高于美国的73.8人、法国的60.3人、德国的59.6人以及英国的54.8人。

  中国人还必须时时记住的一个数字就是:已有12名日本人获诺贝尔奖,中国仍是0。

  日本在1994年的时候,在

世界500强中的企业家数与美国平分秋色、并包揽全部第一、二、三、四名,前十名当中,一大半都是日本企业。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唱衰日本,可是2003年,日本企业在世界500强中仍高居88席之多。而中国只有12席。

  日本2003年的人均GDP是33077美元,为中国的31倍。但很多人想不到的是,日本是全世界收入分配最公平的国家之一,基尼系数0.285,可以堪比中国历史上任何最公平的时期,而日本近些年的失业率,最高时也不过5.5%。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