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黎屋村的山林究竟是如何被砍伐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 09:05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徐冰

  “全国人大、国务院、中央纪委、林业部、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公安厅、广东省人民检察院、中共清远市委、市政府、清远市公安局、清远市检察院、连州市委、市政府、连州市公安局、检察院:

  我村民曾分别在4月5日等四次以书面报告了我村被地方恶霸勾结地方官员将我村惟一的生态林2000多亩非法倒卖(已被滥伐面积约1300多亩)的情况,2005年6月7日,在地方政府(龙坪镇政府)和当地林业局不管不问反而压制我村民正义请求的情况下,我们到了广东省人民政府、清远市人民政府、连州市人民政府进行上访,但也未得到任何解决……”

  摆在记者面前的是广东省连州市黎屋村村民,因其集体山林被砍伐,于2005年8月20日向有关部门发出的第5份上访材料。此前,在2005年的4月5日、4月27日、5月27日以及6月6日,黎屋村的村民还曾四次就砍伐山林问题以书面形式上访到有关部门,要求进行查处,但至今也没有得到满意答复。

  2006年1月,村民的上访材料辗转到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手中。4月2日-4日,记者赶赴黎屋村进行了采访。

  200多万元不卖,28000元为什么就卖了?

  黎屋村,属广东省连州市龙坪镇管辖区域,位于粤北山区,紧邻江西。据当地人介绍,该村所处为石灰岩地质,土地贫瘠、渗漏严重。也因此,村后山坡上的一片2000多亩的自然生态林,便成为村民生活以及灌溉用水的惟一来源和保障。

  2004年11月,黎屋村的村民发现有人正在他们的集体山林上砍伐木材。村民立即前去制止,经过多方了解,村民得知,他们村的这片生态林,竟然已经被村干部卖给了一个叫杨粗林的人。

  采访中,村民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卖树合同书”。该“合同书”显示:黎屋村的约700亩山林,以28000元的价格,卖给杨粗林砍伐出售。

  “才卖了28000元啊!以前有老板曾出几百万想买这片林子,我们都没卖啊!”提起卖树的价格,村民都条件反射般地惊叹。据村民介绍,2002年,曾有外地木材商先后出价200万元和230万元想购买此处山林,并同时承诺砍伐后再在原地造育新林,但这个提议遭到了村民的一致拒绝。

  这份合同落款签订时间为2004年12月3日。同时,合同上还有部分村民的签名。

  “这些签名是假的。”采访中,当记者问起这份合同,许多村民的第一句话就是否认他们曾在合同上签过名。“他们根本就没有经过我本人,那些签名很多都是找人代签的。”在记者的要求下,有的村民向记者指出了许多代签的名字,有的村民则出示了否认本人签名的书面声明。

  据村民介绍,虽然合同上说砍伐700亩,但实际面积据他们测算达2000亩,已经被砍伐的达1300多亩。

  那么,黎屋村的这片曾有木材商出价200多万元都不卖的山林,而今为何仅仅28000元就卖了呢?

  合同背后是否存在利益游戏?

  据黎屋村村民介绍,2004年冬天,杨粗林通过黎屋村的一个叫黎荣升的村民介绍,认识了黎屋村当时的村干部黎显周。杨粗林首先与黎显周签订了一份以28000元购买山林的“合同”。由于这份合同的价格远远低于村民的预想,因此,杨粗林与黎显周不敢把合同公开给村民,只是找了几个他们信得过的村民,另外又冒充了几个村民的名义,找人代为签上了名字。同时,杨粗林又与黎显周另外签订了一份协议,并上报连州市林业局说以13万元买下了山林。但是这份协议,杨粗林与黎显周从未给村民看过。

  记者试图采访签订合同的村干部,但村民说,村干部已经找不着了,现在的村干部,是事件发生和原村干部失踪后重新选的。

  有了这两份所谓的“合同”,2004年冬天,杨粗林便进山开始砍伐。而此时,杨粗林还没有正式获得连州市林业部门颁发的砍伐许可证。

  记者从连州市林业局了解到,杨粗林获得连州市林业局颁发的砍伐许可证是在2005年2月。2月28日,连州市林业局向杨粗林核发了3份林木采伐许可证。而这3份林木采伐许可证依据的却是杨粗林签订的另外一份“合同”。

  这另外一份“合同”,是2005年1月30日,杨粗林与连州市人造板企业有限公司签订的“联合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合同书”。该合同载明,杨粗林与连州市人造板企业有限公司以三七开的利润分成比例,在黎屋村的山林中“造林”。

  该“合同”并未载明连州市人造板企业有限公司获得黎屋村这片山林的价格,但记者从村民以及连州市林业局了解到,杨粗林是以20万元的价格将其所获得的黎屋村的山林卖给连州市人造板企业有限公司的。从连州市人造板企业有限公司出具给杨粗林的“借据”可以看出,这20万元,以“买山款”、“修路”等名义支付给了杨粗林。

  而连州市林业局之所以据此合同核发了3份林木采伐许可证,据林业局的官基耀局长说,因连州市人造板公司由于木材缺乏处于停产状态,连州市的有关领导说让“想想办法”,于是,林业局就“批了下去”。

  但是,这份获得了连州市林业局3份采伐许可证的“联合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合同书”,以及据此要在黎屋村的山林上采伐并“造林”的双方,却均不是黎屋村的人。

  “联合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合同书”的甲方是“连州市人造板企业有限公司”,乙方落款为“黎屋杨粗林”。黎屋的村民对记者说:“杨粗林根本就不是黎屋村的人。”据龙坪镇的有关人士介绍,杨粗林是龙坪镇龙坪圩人,似乎并没有什么固定的职业。那么,连州市人造板企业有限公司为何与一个并不是黎屋村的人签订了买卖黎屋村山林的合同?记者打电话给连州市人造板企业有限公司,试图核实杨粗林的身份以及签订合同的细节,但多方联系未果。可是,采访中记者却从许多人的口中得知了连州市人造板企业有限公司的一些情况。

  据介绍,连州市人造板企业有限公司是连州市最大的企业,其前身是“连州市刨花板厂”,属于国营企业,现已被承包。承包人为黄国强。而对黄国强,人们每次提到他总是不忘提及他的另一个身份——连州市前常务副市长。

  另据有关人士透露,连州市人造板企业有限公司出具给杨粗林的“借据”上,“主管人审批”一栏的签名人“苏志强”,是连州市林业局的下属单位人员。而连州市林业局局长官基耀的弟弟,则是连州市人造板企业有限公司的职工。记者就此向官基耀求证,对“苏志强”的身份,官基耀局长否认他是连州市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对其弟弟的情况,则说仅仅是在公司里管堆放木材的,“是临时工”。

  艰难的上访

  当发现有人在砍伐村里的山林,并得知这片山林竟被村干部以难以想象的低价卖给了杨粗林后,黎屋村的村民就开始不断地上访。面对记者采访,一提起上访的情况,许多村民就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

  村民介绍说,2005年3月4日,他们第一次来到龙坪镇政府反映情况,要求制止对集体山林的砍伐行为。但镇政府却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并说:这不关我们政府的事,你们找林业局和人造板厂去。

  3月31日,村民来到连州市林业局上访,林业局的一位副局长以及连州市人造板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到了黎屋村后却说:你们的山林是没用的,如果你们再阻拦不给砍,就叫公安局抓你们。

  而让黎屋的村民感到异常愤怒的是,2005年6月28日下午,当村民到连州市林业局找到官基耀局长商谈赔偿问题时,官基耀局长竟然说了句极其难听的话:“如果你们要赔偿就叫你们村的妇女去做鸡(卖淫)。”对于这句话,2006年4月4日,当记者采访官基耀局长时,官没有直接否认,但他也反复强调,他当时想说的并不是村民理解的意思,“那天村民来到局里,开口就要700万的赔偿,我当然也就很恼火,哪里能有这么多。我就说,这么大的数额,就是去做鸡也挣不出来。”

  “我只是打个比方。”官基耀局长对记者说道。

  无论是否“只是打个比方”,黎屋村的村民从这句话里却实实在在地感到了莫大的侮辱。同时,尽管一次次地不断上访,尽管林业局也答应出面制止,但是村民看到的却是,砍伐和运送木材的行动不仅没有停止和减少,甚至参与砍伐的人力和车辆都增加了。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2005年4月23日,村民将运送木材下山的惟一通道上的一座小桥炸毁,才使得砍伐与运送行动被迫停止。但此时,据村民测算,2000多亩的山林已经被砍掉1000多亩,其中还有不少是个人承包的山林。而被运出的木材正材已达5000多立方米,次材已达几千吨。这些木材,均被运送到了人造板厂。

  一边是上访迟迟不见动静;另一边,黎屋村的村民却迅速地感受到了威胁。

  威胁首先来自杨粗林。黎屋村的村民说,杨粗林在得知村民上访后就威胁他们说:你们不要多管闲事,要不然,你们谁到龙坪圩,我就砍谁。而且还公开扬言说,他是有后台的,“你们村民同意我要砍,不同意我也要砍,谁要是向上报,就要他家破人亡。”

  最早出面阻止砍伐山林和运送木材的黎屋村村民黎洋海和黎定文兄弟对记者说,由于杨粗林滥砍乱伐,竟将属于他们私人承包的山林也砍了不少,当黎定文向杨粗林要求赔偿时,杨粗林却说:“不赔又怎样?”2005年5月20日,黎定文来到龙坪镇政府要求处理此事,当时龙坪镇党委的书记和副书记都在场。杨粗林拿出一份不准黎定文向上反映问题的协议书让黎定文签字,黎定文不肯签,杨粗林当着龙坪镇领导的面就动手打黎定文,一直将黎定文从镇政府的二楼办公室追打到街上,一边打一边还说:“我要买起你(指出钱找打手)。”而就在现场的龙坪镇的领导却未上前制止。

  黎定文的哥哥黎洋海,原本花5万元买了个车子在当地搞运输,由于上访反映问题受到威胁不敢在当地做生意,只好以2万元把车子卖了。至今,兄弟二人不敢在家乡居住,得知记者来采访,才偷偷跑回村里。黎定文对记者说,他曾接到过电话,说要“干掉”他。

  有关方面曾找“能人”试图摆平

  在处理黎屋村山林被砍伐一事上,不仅黎屋村的村民不满意,就连一个从黎屋村出来多年的人也一肚子愤怒。这个人叫黎观水,曾是黎屋村的村民,后在连州做煤炭生意。由于黎观水的生意做得比较大,被当地人公认为是“能人”。又由于他是黎屋本地人,对家乡自然有许多感情。因此,在砍伐山林事件发生后,让这样的家乡“能人”出面,也便成为有关方面的一种考虑。

  黎观水告诉记者,事件发生后,龙坪镇的领导,以及连州市林业局的官基耀局长都找过他,甚至连州市政府的人都打电话给他,让他回去“摆平”此事。

  开始,出于对老家的感情,黎观水也曾试图做双方的调解工作。但当他了解到事件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后,他感到自己无法解决矛盾,于是,他决定干脆自己出点钱给村里一定补偿。由于他的企业就在龙坪镇,因此,黎观水与龙坪镇的领导还有连州市林业局的官基耀局长都熟悉(官基耀就是龙坪镇人,曾在龙坪镇当过书记),同时,黎观水与连州人造板公司也很熟悉,因为他们之间有业务往来,至今,连州人造板公司还欠着黎观水一定数目的煤炭款。

  2005年7月7日,黎观水与官基耀在连州市的“红楼”酒店见面,黎观水给了官基耀两个“委托书”,其中一个“委托书”是委托官基耀去连州人造板公司向总经理黄国强取30万元的煤炭欠款,另一个“委托书”是委托官基耀将其中的10万元给黎屋村,以支付人造板公司修路款、民工工资等多次协商也未能解决的费用。

  黎观水告诉记者,在出具了这两个“委托书”后,他就开好了30万元的发票,开票的费用就用去了2万元。同时,他还给了官基耀收到款项的收据。

  但随后问题就出来了——黎屋村的村民告诉黎观水,他们一直没有收到那10万元现金。而另外那20万元,黎观水说,他也一直没有收到现金。

  发票开了,收据也出了,钱却没了踪影。黎观水感到异常愤怒。

  在黎屋村采访时,记者问起了那原本要给黎屋村的10万元的事,村民告诉记者,他们知道黎观水要给村里10万元,但至今也没见到钱。村民曾去人造板公司要,但人造板公司说钱让官局长拿走了。村民又去找官局长要,官局长则说根本没拿。

  4月4日,记者在连州市林业局采访官基耀局长时也问起这10万元的事,官否认他拿到过10万元,“我根本就没有去拿那10万元。”官基耀局长对记者道。

  几方都说自己没有拿到钱,而出了收据的黎观水则显然吃了个哑巴亏。“我们连州的有些人,做事真狠啊!”面对记者黎观水多次长吁短叹。

  正是由于出了这样的事,黎观水决定继续帮老家黎屋村的村民讨个公道。

  但记者在龙坪镇采访时,却听到了不同的声音。龙坪镇的一个领导对记者说,黎观水之所以帮村民上访,是出于私心。因为黎观水的企业就在连州,去年8月,广东省全省关闭煤矿,黎观水位于连州龙坪镇的煤矿也被关闭。由此,黎观水心中不满,便借着黎屋村山林被砍伐村民不断上访一事节外生枝。

  对此,黎观水一笑而过,他对记者说,由于他过于相信一些人,没料到被这些人当成了枪使,当年企业好的时候,这些人和他称兄道弟,现在企业倒了,这些人就开始乱来。黎观水还告诉记者,因为他出面协调村民与有关部门的矛盾,以至于造成连州市原本理解他的有关领导对他也产生了误解。

  但无论是不是“节外生枝”还是有些人“做事太狠”,那原本要给黎屋村的10万元,一直无影无踪。

  一份让村民无法信服的“答复”

  2005年9月,经过艰难的上访和等待,黎屋村的村民终于等到了一份关于山林被砍伐一事的答复。

  9月2日,连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出了《关于对龙坪镇黎屋村信访事项的答复》。9月9日,黎屋村的村民收到该《答复》。

  《答复》对砍伐黎屋村山林一事做出了调查结论:

  一、山林砍伐问题。《答复》认定杨粗林与黎屋村签订的山林砍伐买卖合同,没有经过黎屋村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通过。杨粗林在没有取得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就组织民工进行砍伐。2005年4月,因村里群众反对意见大,连州市林业局经过调查,于4月8日发出《关于责令暂停采伐林木的通知》,但杨粗林仍然继续砍伐。4月23日村里部分群众炸断通往山上的小桥后,采伐才被迫停止。

  经过林业局专业技术人员认定,所砍伐的林木不是生态公益林,是一般的用材林,对当地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影响不大。林业局审批小组在2005年2月28日通过讨论,批准砍伐共567亩,并在同日签发了3份采伐许可证。7月31日,经市专责小组组织林业局林业技术人员核实,杨粗林从开始到结束,共砍伐山林面积369.34亩,其中杨粗林未批先砍和超出林木采伐许可证范围砍伐的有85.84亩。

  二、赔偿问题。该案件实际是杨粗林、黎荣升与原村干部黎显周相互勾结所为。主要责任也在这三人,建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依法追讨经济赔偿。

  三、责任问题。杨粗林对砍伐山林负有主要责任,根据有关法律,市专责小组已于8月2日将其移交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处理,经连州市检察院批准,杨粗林于8月18日被依法逮捕。市林业局林政科在核发采伐许可证的过程中没有按规定收集材料,在缺少三分之二村民代表同意的情况下仍然核发许可证,违反法定程序,有行政过错行为。专责小组于8月26日责成市林业局依法撤销发出的3份采伐许可证。市林业局和龙坪镇政府在林木采伐审核、审批过程中有行政过错行为,专责小组于8月26日责令市林业局和龙坪镇政府对杨粗林实际砍伐的369.34亩采伐迹地进行造林,总投资7.94万元,林业局和龙坪镇政府各出资3.985万元,所植林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黎屋村集体所有,并于2006年4月1日前完成造林工作。

  对于这样的处理结果,黎屋村的村民表示不能认同。针对《答复》所涉及的问题,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提请复查。

  黎屋村认为,《答复》虽然认定杨粗林与黎屋村所签协议没有经过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通过,并建议黎屋村迅速依法处置山上已砍的林木,但却始终没有明确认定这些林木的所有权人是谁。因此,村民要求在复查时要明确杨粗林自2004年冬天起在黎屋村所属山权内的山上所砍的林木所有权归黎屋村经济社,而在此期间杨粗林已经卖出的林木的款项必须全部返还给黎屋村。

  村民认为《答复》所认定的杨粗林“所砍伐的林木不是生态公益林,是一般的用材林”的说法不符合事实。

  村民还认为,《答复》认定杨粗林所砍山林的面积数字不符合事实。村民认为,既然杨粗林获得“批准”砍伐567亩,而他只砍了369.34亩,如何就得出了他“未批先砍和超出林木采伐许可证范围砍伐的有85.84亩”的结论?同时,既然连州市林业局违反法定程序,错误地核发了3份采伐许可证,那么,这3份采伐许可证也就不具法律效力,所以,杨粗林在黎屋村的砍伐应全部是非法的,而不单是那85.84亩是非法的。

  村民不同意在计算损失上仅按369.34亩来计算,他们认为,实际面积应该是1300多亩。

  村民虽然认为杨粗林应对黎屋村的损失承担主要责任,但同时认为,杨之所以能够这样大面积地滥砍乱伐,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某些国家工作人员的纵容,起码有关部门没有尽到制止杨违法行为的责任,是一种失职的表现。因此,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应该承担经济赔偿的连带责任,而不能仅仅以“落实造林投资7.94万元”搪塞过去。

  黎屋村的“复查申请”于2005年10月8日提交给有关部门,但村民却对记者说,直到记者采访时,还没有收到任何回音。

  4月4日下午,记者到连州市林业局采访,与林业局、龙坪镇以及黎屋村三方人员一起到砍伐地查看。林业局的莫科长对记者说,村民对砍伐面积的认定之所以与有关部门的测算数额相差巨大,是由于村民不了解专业测算所致。“村民只是计算山坡斜面的面积,而国家规定却是计算在地图上的投影面积。”莫科长拿着地图对记者说:“我这种计算方法是国家认定的,法律也是认的。”但同行的黎屋村的村民却对记者说:“林业局组织来造林的工人都说,这片山林面积根本不止300多亩,人家也是吃造林这碗饭的,难道也不知道怎样计算面积?”村民同时还说,造林的工人并没有把树全栽满,人家认为所栽的面积已经足够300多亩了。

  “因为刚刚种完,我们还没有验收,不排除工人偷工减料。”莫科长对记者说,“等验收的时候我们会让工人返工。”

  仍然在恐惧和威胁中等待

  从砍伐地采访完毕,记者立即赶回连州市林业局。官基耀局长见到记者问道:“怎么样,你们也实地去看了,是都种上了,还是根本没栽?”记者把看到的情况对官基耀说了一遍,官立即表示:“我会让局里的工作人员严格检查,是谁的责任,就让谁来负。”他同时还对记者说,在黎屋村的事上,林业局是有责任的,问题出了,我们也不能回避,该承担的就要承担。

  但黎屋村的村民对这样的表态却表示怀疑,他们认为,黎屋村的山林被砍伐,决不仅仅是杨粗林一个人的行为。而有关部门对事件的处理,显然避重就轻。他们怀疑,这起事件背后,存在官商勾结的黑幕。“杨粗林只不过是替罪羊。”许多黎屋村的村民反复对记者说这句话。

  据了解,2005年12月20日,连州市检察院对杨粗林提起公诉。随后,杨粗林被连州市人民法院判处一年有期徒刑。

  “砍了这么大的山林,才判了一年。”黎屋村的村民对判决显然不满意。“但杨粗林连一年也没蹲完,他早就出来了。”村民反映,杨粗林被判刑后不久就被释放,具体原因不清楚。从监狱提前出来的杨粗林不仅没有丝毫收敛,反而又找到村民,扬言堆放在山上的木材不能动,那是属于他的。

  “杨粗林已经让人在林子里放松脂了。”村民对记者说,虽然有关部门出了一个处理方案,但这样处理完全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胡作非为的人仍然在胡作非为,而应该得到的赔偿不仅毫无着落,现在连个人安全也得不到保障,村民依然生活在恐惧和威胁之中——当初躲出去的人至今也不敢回到村里。

  “这片山林到底是谁的?杨粗林和村里签的合同到底是否有效?我们的利益到底如何保证?我们究竟应该找谁?”截至记者发稿时,村民仍然在继续着这样的追问,也还在不停地通过各种渠道上访。据村民介绍,至今,他们为本案的上访,已花费了50多万元,为了筹集上访经费,不仅各家各户的猪牛都卖光了,还借了10多万元的债务。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