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长假,见证了中国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在精神生活上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应该说,这种“双重进步”,同样见证了中国人从工作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休闲的“生活革新”。应该承认,尽管在设施、安全、应急等诸多细节尚存漏洞,但经历了七个黄金周后,中国的黄金周休闲文化的确在渐趋理性。
按国家法定,“双休日”加上春节、“五一”、“十一”、元旦放假,全年节假日
有110多天。理论上每个中国人一年有1/3的休息时间。如有学者指出,“中国的黄金周正从旅游经济形态走向休闲经济形态,人们对休闲的选择更加多元化。”进一步说,中国人已经或正在告别“无钱无闲”的时代,而度假开始成为人们平常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黄金周”既不是为了“黄金”,也不只是为了“周(游)”,而是为了更好地休息与休闲、享受人生。
必须承认,休闲同样是一种生产力。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从1995年5月实施“双休日”、1999年10月实行“黄金周”直到今天,休闲经济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统计数字表明,2000年“十一”至2005年“十一”的黄金周期间,全国出游人数达到11.8亿人次,旅游收入4755亿元。
不可否认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在“解放生产力”和“解放休息日”的双重努力下,休闲文化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尽管我们在休闲观念、休闲文化与产业等方面仍有待培育与提高,可喜的是,休闲文化已经在中国落地生根,飞入寻常百姓家。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休闲不是“少数人的特权”,正是在这种平等观念的感召下,我们相信,假以时日,每个充满劳绩的中国人都可以并且可能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新京)
(金陵/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