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狙击信贷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30日 14:30 扬子晚报

   0.27%的贷款利率增加,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抑制一季度以来的信贷高速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开始采取实质性的信贷紧缩措施

  4月27日,央行宣布,将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相应调整。同一天,人民银行召集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部分人
民银行分支机构召开了“窗口指导”会议。两项措施双管齐下,其首要目标所指,正是“控制信贷投放进度,防止大起大落”。

  事实上,今年一季度以来,央行已经加大公开市场的操作力度,回笼货币。一季度货币投放总量和货币回笼总量分别达到16913亿元和21423亿元的总规模,当期共实现货币净回笼4510亿元。除了1月由于春节临近而增加资金净投放2773亿元,2月、3月分别发行央行票据6753和5600亿元,货币净回笼量分别达到4983亿和2300亿元。

  但是,流动性过剩的势头并没有受到抑制。中央国债公司的分析报告显示,虽然一季度信贷增长达到1.26万亿元的“高峰”,但是银行存贷差却呈现扩大趋势。3月的存贷差额为10万亿元,较上月增加3300万元;存贷比也由上月的68.86%降低至67.3%。大量的流动性,正是银行系统加大信贷投放的内在动因。

  为控制货币和信贷投放,人民银行正在发送越来越强烈的紧缩信号——它能达到目的么?

   谁在抢闸信贷

  据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三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6万亿元,同比多增5193亿元,已吃下央行今年信贷计划目标的50%。

  从结构上看,一季度非金融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长较快,新增1.09万亿元,同比多增515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与票据融资达到6321亿元,同比多增3209亿元;中长期贷款4404亿元,同比多增1911亿元;而一向贷款不良率较低的居民消费性中长期贷款增加399亿元,同比少增长245亿元。

  在1.26万亿元新增贷款中,国家银行——包括政策性银行、人民银行、邮政储汇局和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为6924.69亿元,成为是次增长的主力;而表现最为抢眼的,则属上市不久的建行、交行。

  其中,增长最多的是建行,一季度新增贷款2487亿元,比其去年全年2310亿元的新增贷款规模只高不低。“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早投放,早收益。”建行总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靳彦民告诉记者。

  据《财经》了解,建行的公司贷款储备库中,目前已储备了近万亿元贷款项目。受去年在港上市、年底央行“窗口指导”控制信贷投放等因素影响,一些贷款项目积压到今年年初集中发放,是为其今年贷款激增的重要原因。此外,“今年‘十一五’开年,大项目拉动的趋势比较明显。”靳彦民称。

  其他银行一季度贷款新增情况分别是:工商银行1144亿元,农业银行1640亿元,中国银行739亿元;从数据上看,工行、中行的表现似乎并不突出。另外,股份制银行一季度贷款共增加了2865亿元,如果除去现在已经划归银监会一部管理的交通银行,其他股份制银行今年新增贷款并不高。据《财经》了解,交行一季度新增贷款达到贷款总额的10%,相当于去年全年新增贷款的50%左右。

  分处于股改上市不同阶段的各家银行,对业务发展和市场开拓节奏的态度明显不同。由于缺乏创新产品和金融工具,银行在中短期内利润增长最为有效的手段还是信贷扩张。而作为上市公司新军,建行和交行对利润之渴望已表露无遗。

  “资本充足率如此宽松,股本回报和利润增长压力相当之大,应尽可能提高存贷比。”建行总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王贵亚称。经济的快速增长,无疑为业务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另外,受大环境影响,股份制银行表现不一。部分股份制银行今年以来公司业务发展势头良好。民生银行一季度贷款47.23亿元,同比增长18.05%,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7.44%。

  但是,另外一些商业银行受资本充足率限制,贷款和商业承兑规模都在压缩或缓慢增长。“我们一季度贷款增加不到14亿元。”华夏银行副行长乔瑞告诉记者。

   贷款流向何处

  统计数据显示,“长三角”是一季度贷款增长最快的地区,江浙沪三地新增贷款3500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四分之一强。

  其中,江苏省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比年初增加1817.67亿元,相当于2005年全年新增量的81.6%。新增贷款在千亿左右的,还有山东省(1013.2亿元)、广东省(988亿元)、浙江省(1285.5亿元)。

  王贵亚向《财经》介绍,“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个区域的贷款,占全行总投放规模的50%-60%,因为这些地区“经济资本成本低,回报高”。

  然并非人人都对此乐观。“长三角”地区一位金融官员对《财经》记者说:“我感觉自己像坐在火山口上。”他指出,很多银行都认为“长三角”金融风险比较小,殊不知资金聚集,风险亦聚集——“珠三角”早年间就发生过这种情况。

  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以及银行和政府之间的合作,是贷款新增的重要推动力。“本轮增长主要是政府市政建设、基础设施以及政府背景的投融资公司拉动导致。”当地银监局一位高管告诉《财经》。

  该高管分析,由于投资项目收益递减,民营企业率先离场,导致有效投资下降。为了扭转这个趋势,政府通过具有政府背景的投融资公司推动投资,并且加快市政工程、公路交通的项目建设。

  自去年开始,很多地方政府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投融资公司),对地方国有企业进行新一轮重组。地方政府依靠拥有的土地资源,通过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的政策性贷款起步,然后借助商业银行完成国有企业的投资和壮大过程——这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推崇的普遍模式。

  “这样可能产生更多的过剩和资源浪费,因为政府投资的效率总是低于市场投资效率。”这位银监局高管说。即便是在国开行内部,也有人表示担忧。“地方财政主要的收入中,可以评估的就是土地出让金。当地把农用地变成工业用地,工业用地变成商业用地,土地资产价格得到提高。但如果土地资产价格下跌,就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

  银行业中另一个争议的焦点,是对房地产市场信贷风险的判断。今年一季度,浙江省某国有银行分行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已将近去年同期的四倍,而个人房贷业务同比却在下降。

  今年建行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量超过总新增贷款规模的10%,同比增幅较大,靳彦民认为仍属合理。“房地产行业作为投资型消费的重要领域,应该还有发展空间。”

  而交行今年的新想法是,房地产贷款必须和个人按揭贷款捆绑,“如果只有房地产开发贷款没有按揭贷款,则我们的收益不好,风险很大。”交行总行预算财务部副总经理吴伟说,“从去年上半年开始,房地产开发贷款就是我们的减持项目,今年也没有什么增加,占公司贷款的比例已经不到10%了。”

  在记者采访中,很多银行业人士不约而同提到了信贷资金的另一个可能流向——资本市场。“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的激增与今年股市的回暖,两者之间可能有某种间接的联系。”

   “银政合作”隐忧

  转变政府职能,是“十一五”规划中的重要主题,“银政合作”这一发展模式却正越发流行。以建行为例,由于其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有一定优势,而这些相关的经济资源都掌握在政府手中,“银政合作”就成为银行的理性选择。

  去年以来,建行与数十省市地区政府签订的“银政合作”协议,累计承诺信贷额度超过万亿之巨。而在湖北省,中央“中部崛起”战略给当地吸引了巨资。去年以来,给予湖北省信贷授信的银行排成了长龙——农发行300亿元,国开行500亿元,工行1000亿元,建行700亿元,中行1000亿元,交行800亿元……

  “我们能感觉到新增贷款中政府主导投资需求的强劲力量。”上海银行浦东分行信贷部副总经理汪明说。

  不同银行的行为,在金融改革的背景下也正在分化。“国有银行是在抢占最后一块资源,为将来存贷款利率放开的调整打基础。”一位来自股份制银行的人士评论。

  “银政合作”蕴含的风险不容小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接受《财经》采访时提出,要警惕银政合作风险。银行热衷银政合作可能影响到银行信贷长期效益。

  这种模式客观上导致了银行信贷投放行业集中的突出问题。比如,无论政策性银行还是商业银行,电力、公路两个行业发放贷款或授信额度都排名前列。随着宏观调控政策展开,一些信贷集中行业的风险可能会逐步暴露。

  短贷主力:票据融资

  在今年1.26万亿新增贷款中,25%来自票据融资;票据融资更几乎占到短期贷款新增规模的半壁江山。

  在央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内“票据融资”统计项下,今年一季度票据业务新增3096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新增业务量的66%。这部分,主要指二级交易市场中的票据贴现和转贴现业务。中农工建交五家大银行包揽了2550亿元,其中建行、交行、农行业务发展比较迅速。

  “票据融资快速发展,说明企业授信需求在转向。”中总行全球金融市场部总监王海燕说。去年以来,各银行纷纷走票据业务专营化路子。继工行后,农行成立了第二家票据交易中心;建行、交行则开始做集中化模式准备,清理分支机构,推进专业化经营。兴业、民生、北京银行等小银行,也在积极加入这一市场。

  中总行营业部总经理周鹏分析称,有三个要素导致了票据业务的高速增长:一是银行贷款控制力度加大,一般县支行贷款权限基本被上收,申请贷款既难且慢,票据业务管制则较为宽松;二是票据融资操作快,成本低,流通方便,这些优点最为企业所倾心。在中行,重要客户开立承兑汇票立等可取,一般企业则需15天左右,而贴现业务一般只需要一到两天;第三,今年以来宏观经济环境比较好,企业需求旺盛。

  交通银行预算财务部副总经理吴伟向《财经》透露,一季度票据新增较多的一个原因,在于“一方面是流动性压力,不做票据收益率上不去;而另一方面,票据对于经济资本的贡献很大,只要20%的资本占用,而且周转变现迅速。”

  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在高速增长的票据融资中,可能有企业为获取资金,不惜虚构交易而违规开出汇票;另一方面,增长过快也有可能是由银行的利益所驱动。各银行追求开门红,也导致一季度业务增加。

  票据并不是一般所认为的风险小、收益高的业务,而是涉及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风险点较多。目前,票据业务快速增长带来的风险隐患已开始显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票据业务中,开立承兑汇票的风险相对较大。如中行双鸭山四马路支行票据诈骗案就属于承兑环节的问题。

  4月18日,银监会发布特急件,通报了去年7月到今年3月票据案件发生情况,要求各家银行严防票据业务风险。

  紧缩进行时

  央行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以及各项重要经济数据公布之后,国务院和央行等部门相继放出信号,市场越来越形成紧缩的预期。

  “4月中旬以来,央票和短期回购利率逐步上升,但票据和拆借市场没有更加活跃,市场对宏观紧缩的预期日渐强烈。目前市场资金面已经趋紧,大家都把资金压在手上,尽量少买债券,尤其是长期债券。”王海燕说。

  市场对信贷调控政策的预期与日俱增,一度盛传央行将提高法定

准备金率。这次窗口指导与提高贷款利率双管齐下,既在市场意料之中,又出乎市场意料。

  另一方面,怀疑加息效果者大有人在。

  有研究者认为,很多企业对贷款需求基本利率无弹性,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来抑制企业融资需求,可能很难奏效。另外,扩大的利差反而可能促使银行增加放贷。

  但也有银行人士指出,基建贷款一般贷款基数较大,27个基点的新增贷款成本,对投资还是会产生一定的抑制。“这一政策,可能直接指向诸如房地产开发贷款一类的大额中长期基建贷款。”

  “这次出台的政策比较温和,但是,温和就意味着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申银万国政券研究所高级分析师李慧勇认为,“这可能让大家产生联想——是否还会有下一个?”

  一位银行人士估测,“央行可能还会有动作。但是各银行特别是大银行流动性比较充足,法定准备金率上调措施对他们的约束也不会太大,小银行则会非常紧张。”

  业内人士猜测,为回收过剩的资金流动性,央行有可能在5月增加三年期央票的发行力度。另外,值得考虑的措施,还包括针对资金充裕、流动性较高的银行,发行定向票据或者实施差额准备金率。■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