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IPO重启倒计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30日 14:22 扬子晚报

   为吸引大型优质企业进入A股市场,证监会将出台一些配合IPO重启的政策,包括向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股票制度以及超额配售选择权制度

  4月28日,“五一”长假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也是股权分置改革启动一周年。

  是日,上证指数再次创出了本轮行情的新高——1442点。虽然当天有央行上调贷款
利率的利空消息,但这并不影响市场多头的信心,一根大阳线标志着新的突破。

  收盘后,中国证监会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管理办法》);此前12天,中国证监会刚刚公布了再融资的相关管理办法。

  “市场对于这些扩容的消息完全不再惧怕。大家对于资金面的判断基本一致,就是扩容不会引发市场的下跌;这个消息与再融资管理办法一样,不过是掉下来的‘第二只靴子’。”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银国宏说,“现在推出有关的融资管理办法,说明证监会认定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取得重大进展。”

  《管理办法》共分六章七十条,其中加强了对发行人独立性的要求,提高了发行人的财务指标条件,强化了中介机构的核查责任,突出了市场对发行上市行为的约束机制。

  “这一管理办法详细公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企业的发行条件,与《证券法》、《公司法》结合得更加紧密。”中信证券资本市场部执行总经理马尧说。

  在这份文件中,首次对发行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营业收入提出要求,并将二者设定为替代性指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衡量发行人盈利质量的重要指标。《管理办法》要求,发行人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5000万元。考虑到部分企业由于行业的特点,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小,甚至为负数,但仍具备较强的持续盈利能力,《管理办法》将营业收入指标设定为现金流量指标的替代指标,即要求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营业收入累计超过3亿元,为最近三年净利润指标的十倍。

  “过去,对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多是考察利润、股本等因素。现在对现金流量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反映了管理层希望引进优质企业的倾向。”马尧说。

  此外,《管理办法》也加强了对于中介机构的监督,目的是督促中介机构加大审核的力度,慎重发表专业意见。

  文件中规定,中介机构为发行人发行上市出具的文件,应作为招股说明书的备查文件,与招股说明书同时在指定网站上披露。

  此外,根据《证券法》的有关规定,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人,应当预先披露相关文件;预先披露制度的目的,在于让投资者能够在公司刊登募集说明书之前提早了解公司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有较充裕的时间作出投资决策。

  预先披露制度的实施,建立了一个强化市场对发行人进行约束的新机制。《管理办法》对预先披露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做出了具体规定:一是规定在申请文件受理后、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前进行预先披露;二是规定在中国证监会网站进行预先披露;三是预先披露的内容为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这次(政策)有很多创新。”马尧说,“券商五一假期全都得加班了,得为即将重启的IPO做准备。”

  与《管理办法》同时出台的,还有中国证监会负责人谈话稿。文中称,为了吸引大型优质企业进入国内A股市场,还将出台一些稳定市场的政策,包括向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股票制度,以及超额配售选择权制度。

  向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股票制度,是指对于一定规模以上公司的发行,允许发行人将部分股票向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并对配售部分的股票规定一定的禁售期。超额配售选择权制度俗称“绿鞋”,是一种为稳定大型公司股票上市后一段时间内价格而做的设计。

  对于一定发行规模以上的公司,允许发行人授权主承销商超额配售一定比例股票(一般不超过发行总量的15%);在股票上市后一段时间内,当股票价格跌至发行价以下时,主承销商以超额配售股票所得的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发行人股票,以支持股价。

  对于市场反映较多的新股申购方式,中国证监会有关人士也表示,将恢复股票资金申购方式。据了解,现行的市值配售方式,是在股权分置前提下,为维护流通股股东利益专门设置的股票认购制度。随着股权分置改革推进,上市公司的股份将逐步转为可全流通,市值配售制度的基础将不复存在。

  “很明显,证监会在积极推动市场化发行的同时,也在努力保证指数不下跌。这几项措施都是为了保证市场稳定。”一位证券公司研究员说,“证监会实际上处于两难之中,一方面希望市场化的步伐迅速推进,市场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又担心承受不了大扩容的压力,还是在想很多办法去拉资金,做市场。”■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