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企业的方式继续丛飞的事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9日 03:39 深圳商报 | |||||||||
个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要将个人奉献社会的理想最大化地付诸实践,最好的办法是将个人理念转变为企业的价值观,将个人回报社会的行为转变为企业的行为。这样,才能突破个人力量的局限性,将奉献社会的事业做大。 现在社会上,也有不少成功的企业家在自己发财致富后,通过捐款资助贫困地区的人民。但这仍然是一种个人的方式,不是企业的方式,与丛飞通过表演挣钱再捐款是同样的
这种方式在当前被称为“企业社会投资”。它与普通企业投资最大的区别在于:普通企业投资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宗旨,而企业社会投资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利润只是手段。它与慈善事业也不一样。慈善事业是无偿帮助最贫困的、最弱势的群体。企业社会投资的帮助面更广,实现的是各种各样的社会效益,提供帮助的手段可能是无偿的,更多的是有偿低价的。 余华小说《兄弟》中的李光头,带领着几个残疾人,经营着企业,不仅不用向政府要钱,而且每年为国家创造许多利润。试想,如果以他的经营模式组织各地残疾人办分公司,其社会效益会比李光头个人捐赠强多少倍啊!虽然小说是虚构的,但是也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启示。 现实生活中也有成功的案例。在印度就有一位这样的眼科医生Dr.V。他退休后想免费为穷人治病,但又苦于个人力量太小。于是,他把自己的房子典当了,开办了Aravind眼科医院。该医院实行特殊的收费制,对富人收全费,对穷人不收费,对一般人收半费。由于他医术精湛,富人也愿意去他那儿看病。同时,他实行流水线式的手术作业,工作效率非常高,医院也由一家扩为五家。2004年一年完成手术22万余例,所有手术病例中的2/3为免费的,门诊病例有3/4是免费的。 用经营企业的方式来帮助弱者是可行的,既可以实现社会的发展,同时企业自身(包括经营者本人)的力量得以壮大,这样,助人的事业也得到可持续发展。通过经营企业的方式使个人的善举转化为社会的壮举,这样的方式,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值得推行的。 |